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


晚叶低众色,湿云带残暑。


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

沄沄清洛转山隈,渺渺东流不复回。


轻鸟竟随青嶂去,乱波争泛夕阳来。


偶惊舟楫乡心起,乍脱尘埃病眼开。

出郭晓云霁,泛舟春日迟。


诗怀随物放,酒面任风吹。


循岸烦鸥起,看山惜棹移。

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溯时。


岸风摇鼓吹,波日乱旌旗。


醉帟牵缃蔓,游鬟扑绛蕤。

斋舫谈经后,官池载酒行。


斜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


清漾思江浦,夷犹绕郡城。

浅蒲垂蔓两厓深,闲刺烟篙到碧浔。


会待乘春留禊帖,茂林修竹似山阴。

帝坐蓬莱殿,恩追社稷臣。


长安遥向日,宗伯正乘春。


相宅开基地,倾都送别人。

人生苦形役,不定如车辕。


况各异乡井,忽此同酒尊。


此尊岂易同,意乃有数存。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


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


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

维舟若许暂从容,送过重江不厌重。


霜简别来今始见,雪山归去又难逢。

老王乱青冥,皇天夜遗蜕。


馀骨散九州,头颅此焉寄。


人视万劫馀,天意一夕计。

沙溆生凉璧月秋,老亲看月子操舟。


虽无王守观灯乐,也类潘郎禊祀游。


风动高荷闻露注,星明疏竹乱萤流。

泛舟横大江,流止随西东。


前头望广水,后头望连峰。


客程渺茫茫,行云无旋踪。

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

诗翁泛雪船,动趣两三篇。


未快看梅眼,空流忆酒涎。


□□冲冻凌,饥雁起荒田。

半夜嘉霖晓快晴,敕机暇偶泛昆明。


稳同天上坐春水,爽学秋风动石鲸。


出绿柳荫知岸远,入红莲路荡舟轻。

玉泉舟下玉河通,日丽风和波不雄。

芷白蒲青景有望,鸢飞鱼跃兴无穷。

清漪水色从新秀,万寿山光即渐融。

晓妆匀粉重,带眉妩,忒连娟。
正一镜堆鬟,数峰写影,雪韵高寒。
经年,画中居住,笑今朝、还向画中看。

秦淮流水西复东,倒涵天影磨青铜。


飞廉扫空出海月,明珠飞入琉璃宫。


著我扁舟二三友,江上雪槎泛牛斗。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


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

柳藏烟,云漏日。
寒满雕盘玉食。
风卷旆,水摇天。

水北烟寒雪似梅。
水南梅闹雪千堆。
月明南北两瑶台。

弄水馀英溪畔。
绮罗香、日迟风慢。
桃花春浸一篙深,画桥东、柳低烟远。

秋色向幽处,浮家聊远寻。

醉来蓬鬓乱,卧入蓼花深。

云壑封诗物,烟波留客心。

离宫叠岛象瀛洲,飞盖仍追邺下游。


树里晴云迷画舫,城边春月吐朱楼。


鲸鬐渐隐千年石,龙首新疏九折流。

柴门半侵水,入夜蘋花寒。


野老不识拜,儿童频指看。


鱼盐仅成市,鸡黍一为飧。

高帆去不极,天际见人家。


系网青枫树,藏舟白荻花。


回风喧雁鹜,隙月上鱼虾。

簪笔晨辞出帝都,相逢白雪满长途。


当年别思堪今古,此夕狂歌更有无。


隋苑鹊声翻禁柳,邗沟月色破平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