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居竹轩中也自宽,不愁无地著琅玕。
文公胸次空千亩,李洞门前只一竿。
天与老夫医恶俗,日凭童子报平安。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尊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霏霏弄闲态,滟滟扬素纹。


幽人不可即,但见水与云。


苍狗纷世情,瞿塘在平地。

片片红云拥朱毂,宫花万树看不足。


笑杀淮南一丛桂,肯输梁苑千茎竹。


当年设醴雪宫西,醉来欲作花下迷。

溪外每闻犬吠,林间日听莺声。


漫问武陵何处,且来此地移情。

潮平天阔开诗境,宜著幽亭俯碧浔。


闲许钓徒分半席,静饶沙鸟占全林。


青连河汉秋无极,黑入菰蒲晚易阴。

碧波深处锦鳞游,波面小渔舟。
不为来贪香饵,如何赚得吞钩。


绿蓑青箬,吾生自断,终老汀洲。

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


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

松风万斛。
送此生老了,吟卷中屋。
玉样苍苔,榔栗千声,全家笑语花竹。

任在芦花最深处。
浪静风恬,又泛轻舟去。
去到滩头遇俦侣,散唱狂歌鱼未取。

千山万水入登临,犬吠鸡鸣杳莫寻。


试问白云深几许,仙家更在白云深。

百年诗礼忆趋庭,嘉树还留半亩青。


隐几南柯非昔梦,摩天中夜动虚星。


疏帘小扇心偏远,啼鸟鸣蜩静可听。

咫尺楼台是上方,问师何事此中藏。


解颐谓我随缘好,不欠中庭一炷香。

波动一轮声悄。
水浸一天秋晓。
台榭冷,佩环寒,此际知心原少。

内外湖边人悄。
南北峰顶天晓。
摇翠盖,拥红妆,一夜幽香多少。

幽人卜筑嫌山浅,直入云山十二重。


傍岸野樵多失路,隔林溪碓远闻舂。


衣裳露宿岚光冷,书画晴蒸海气浓。

叠嶂层峦东复西,水源穷处结岩栖。


卷帘斗柄光临座,记路桃花插满堤。


境逼衡阳无雁过,峰多巫峡有猿啼。

郑家杏林如董家,王郎笔底腾朝霞。
青山周遭屋半隐,中有石鼎熺灵砂。


平生活人不计功,年年杏林花实红。

半陟神巳慄,极振目逾眩。


分野照可指,山云讵能辨。


藩周县界络,江末海光见。

淇园既往不足论,渭川徒多未足贵。
森然玉立辟幽深,弥望恢恢有馀地。
何异东亭手亲植,遂使南阳日清閟。
万竿森立草堂前,门巷迂回小径穿。
席展翠阴留客醉,诗题玉节许僧镌。
未秋已觉凉生袂,清夜那知月在天。
高隐白云深复深,阶除晴昼亦生阴。
山藏暝色迷归鹤,窗卷朝岚恐润琴。
忽尔去留那有迹,飘然舒卷绝无心。
万竿森立翠交加,苍雪纷如天雨花。
风度微凉侵贝叶,月明清影覆袈裟。
林深灯暝时闻磬,径里烟生自煮茶。
一室如舟住水云,四边芦苇接苍旻。
浑无田产供王赋,只有渔郎作故人。
蘋泛晴光鸥卧雪,波涵秋影雁来宾。
树影疑无地,庵居恰有泉。
溪冰危客渡,石籁响寒烟。
翠湿常愁雨,山荒不记年。
薄暮穿松磴,盘崖路转通。
竹深山磬冷,雁过雪楼空。
樵侣时相引,筇枝意漫同。
朝看云出暮云归,翁住云深已息机。
海上仙人教种药,山中玉女未收衣。
须知倏忽神龙变,已作絪缊野马飞。
毋曰隐矣,莫予闻觏。
川流斯逝,声谷传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