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篙师叫怒破涛泷,水石如钟自击撞。


欲识人间奇险处,但从歙浦过桐江。

溪雨细如雾,北风长夏寒。


污池不赴壑,井谷自成湍。


兰茝馨香尽,鱼龙世界宽。

一夜青山雨,平明黄浊喧。


乱流翻地轴,高响落云根。


铩羽投林鸟,啼饥抱树猿。

长安倾盖荷先知,投赠今宵剩有诗。


水国山晴舟去远,春明花早燕归迟。


坐残曙漏犹高咏,数过韶华滞去期。

括田驰檄遍封提,分得清官照锦衣。


百里春风生几案,千村甘雨自锄犁。


江南地狭人民夥,燕北天遥日月低。

四州萍聚一严州,红烛烧残话转投。
寒漏未须催夜永,禁门刚好为诗留。
庸言了司皆甘旨,元酒温存胜敝裘。
记石佛岩前,乌龙山下,王氏新庄。
柴门临水曲,有一林修竹,数亩池塘。
几共萧萧夜雨,坐对短檠光。
握手出南城,眷眷从此辞。
苍茫寒江色,日暮浮云滋。
大舟挟双橹,轻若驷马驰。
旋开新酒摘园蔬,日日升堂候起居。
堂上老人相顾喜,等闲知是笔耕馀。
白鹿重开讲院基,多君曾此服遗规。
学分朱陆心能辨,迹比龚黄事可知。
客路杯长留坐久,邻封情厚发船迟。
玄霜新品出杉萝,驰赠名郎寄意多。
听取染毫丹陛下,龙蛇飞影试如何。
菽水能供一日欢,霜毛甘共一毡寒。
他时更享三牲养,莫忘清溪旧讲坛。
王门无事足幽探,为赋新图句不堪。
莫听雁声思故里,筒中盘谷似江南。
令尹相招作上元,连朝春雨客心烦。
遥看渔火乘村暗,不见星毬照市繁。
宦鞅未须惊节候,人情犹喜近乡园。
玉立长身海鹤姿,归来谁得健如斯。
了无俗气侵怀抱,才见青霜点鬓丝。
优宠再看纶诰出,高情不改布衣时。
对影相期月鉴凉,开轩惊见雨丝长。
阴晴半日犹难定,离合一尊那可常。
候雁来从黄叶渚,秋虫鸣绕绿莎堂。
淳安曾是歙东乡,地主相留合尽觞。
梅雨势添溪涨恶,竹禽声助野歌长。
坐惭师席亲元老,语及名途笑漫郎。
未受三牲养,俄惊两鬓霜。
悲生慈竹径,尘掩寿萱堂。
阿母书来速,仙翁谱系长。
青溪流不极,原自相湖分。
庭训看黄甲,林栖尚白云。
死无遗憾在,生有义声闻。
白雁悠悠水满塘,柳阴芦叶似人长。
拂图仿佛清溪上,斜日渔村驻野航。
郎官星下最知名,种得桃花已满城。
邑近桐乡推大令,经尊戴氏授诸生。
芙蓉石削三峰色,天目涛飞九里声。
还家词客理兰桡,扶荔宫前驿路遥。
别袂只携珠浦月,归航应泛浙江潮。
傲人湖海名偏壮,玩世纵横舌尚饶。
清才往往爱君诗,百里为郎奈别离。
州县未为吾道屈,江湖真见此行宜。
水连晚渡宁辞远,春入山城却恨迟。
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厘。
俗吏趋期会,簿书自羁縻。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馀思。
淳安县前江水平,越女唱歌兰叶青。
山禽只管唤春雨,不道愁人不愿听。
秋影涵空,送瘁羽孤征,乍阻南北。
素月窥窗,冷波吹箭,桂堂渐生虚白。
惯听露笛。
吴越风声近,邾滕壤地邻。
频书期面语,一见剧情亲。
我本江海士,君真台阁人。
把酒湖亭一笑逢,沿湖犹拥绿丛丛。
倒涵岚影晴烟紫,回射城阴夕照红。
愁绪不关歌舞外,交情却在别离中。
我爱淳安好,于民两尽诚。
明伦喜知劝,有社敬皆生。
开学群材进,翻经众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