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晓日东南欲照梁,藏鸦密柳暗横塘。


行庖束蜜停晨爨,别馆熏衣冷夜香。


陌上鲜风横去幰,阳滨翠潋泛行觞。

日转秋千影渐斜,忍闻弦管在邻家。


儿童不惯贫滋味,刚拾榆钱索买花。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榆钱零落麦开芒,魂断南轩蝶影双。


多谢东风相管顾,解将花片入书窗。

宴罢回来日欲斜,平康坊里那人家。


几多红袖迎门笑,争乞钗头利市花。

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谁知赏嘉节,别异忽相和。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

软波拖碧蒲芽短。
画桥外、花晴柳暖。
今年自是清明晚。

宫烛分烟眩晓霞,惊心知又度年华。


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

一百六朝花雨过,柳梢犹尔病春寒。


晋官今日炊烟断,并著新晴看牡丹。

白头那办老生涯,幸有痴儿可主家。


百岁光阴一场梦,三春消息几番花。


扫松预造清明酒,入峡先租谷雨茶。

处处逢花,家家插柳。
政寒食、清明时候。
奉板舆行乐,使星随后。

客中今日最伤心,忆著家山松树林。


白石冈头闻杜宇,对他人墓亦沾巾。

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


清明思上冢,昨夜梦还家。


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

海日高高天欲斜,断桥无复听呕哑。


墓中酩酊已千载,陌上清明有几家。


已老愈疏惟酒盏,更晴相觅是梅花。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

燕子时时度翠帘,柳寒犹未褪香绵。
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


情默默,恨恹恹,东风吹动画秋千。

春光客路转飘零,拟踏平芜探小青;


自觉草生偏入梦,可怜花醉未曾醒。


松楸云隔千峰断,杨柳烟迷两岸瞑。

江天小雨恰清明,杜宇声中故国情。


传蜡祗成前代事,藏烟何意异时名!


蓬蒿三径荒应废,松柏千年黯自惊。


狸首只今伤暴露,一杯空拟醉佳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自在嬉游遍四方,不曾孤负独春光。


醉眠芳草衣裳冷,笑嚼名花齿颊香。


既是烟霞令久任,岂应风月断来章。

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


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面皮如铁鬓如丝,依旧粗豪似向时。


嗜酒更拚三日醉,看花因费一春诗。


生前富贵谁能必,身后声名我不知。

半月雕梁燕子归,怯寒著尽旧绵衣。


何人醉眼西湖路,错认杨花作雪飞。

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


牡丹初喜开千朵,劫火何知付一空。


展转干戈春梦断,凄凉风雨客途穷。

春来不住听檐声,日色何曾作好晴。


纵有花应欺老病,偶无酒亦过清明。


疾风恶浪摇孤垒,危枕昏灯寄此生。

日日楼头柳色浓,年年为客负春风。


莺花时节兵还动,诗酒生涯老更穷。


逆料未来犹有几,悬知所过即成空。

想见吾儿挈我孙,浇松烧笋杏花村。


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


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