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


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

京尘无处可轩眉,照面淮滨喜自知。


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


故林归计嗟迟暮,久客平生厌别离。

船旗衮衮径长淮,汴口人看拨不开。


昨夜南风浪如屋,果然双节下天来。

平淮既淼淼,晓雾复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


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

杨花点点冲帆过,燕子双双掠水飞。


淮上渔人闲不得,船头对结绿蓑衣。

东南风送渡淮船,过雁声哀水拍川。


落日淡霞收未尽,又随明月荡秋天。

渡江已见乡心发,及渡淮河重惘然。


回首风云恒自变,出门天地总堪怜。


疲驹顾影时时立,畏日骄人故故悬。

江南芳欲齐,淮北绿初抽。


曾是一水隔,候至物不周。


回风荡枉渚,落日多惊流。

长淮渺渺烟苍苍,扁舟初脱隋渠黄。


平生见此为开眼,况复乞身还故乡。


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阱设。

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


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


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

长淮愁不渡,驻马向秋风。


天入黄沙暗,人归白草空。


涂山馀王气,泗水有离宫。

津口风翻旆,春阴郁未开。


淮流冲古岸,沙店倚长台。


鸟向平芜下,人随返照回。

拂曙淮堤上,垂杨渐可攀。
雾浓孤客舫,云浅八公山。
不作投珠去,真成抱玉还。
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
皎皎初日光,照耀草木新。
横林渡馀碧,叠嶂开嶙峋。
出门江南花无数,行尽淮南春欲暮。
风霜添上鬓丝繁,颇悔从前好词赋。
伊吕分明道可行,孔孟咄嗟时不遇。
滨河废垒草离离,尺寸纷争彼一时。
着眼道旁看覆辙,平心局外说残棋。
中流白浪摇诗梦,古塞黄云付牧儿。
蹇驴破帽压京尘,天地何心役老身。
渺渺黄流东去水,萧萧白发北归人。
阳和忽上风霜面,梦寐先寻竹石邻。
大运贞元合,车书混瑶图。
汇征萃髦彦,历历云中瑜。
伊予眇何许,乘雁还淩凫。
春判发京浦,及淮春已徂。
君家淮水上,望望足欢娱。
宾朋挈榼来,酬倡忘而吾。
玉局翁赤壁岸,锦袍仙采石矶。
千古词人高致,一般秋月清辉。
孤帆涉淮水,天气苦寒冱。
积雪明长崖,斜阳横古渡。
渔灯隔浦来,人烟数家聚。
万里无风起片云,中流一绿浩沄沄。
源从桐柏山中泻,路自濠梁驿下分。
贾客帆樯依岸宿,皇陵钟磬隔城闻。
杏花红烂竹梢青,水次新开寄寄亭。
共挽行装春送酒,还催挝鼓夜扬铃。
风悲旧楚遥闻树,天入长淮下见星。
初离弦子国,渐入息侯乡。
淮水分桐柏,鸿陂引玉梁。
人犹歌贾父,客每忆黄郎。
船过淮南岸,心如已到家。
何常异风景,正尔辨戎华。
病体辞深辙,征衣脱旧沙。
惊喜呼尊酒,长淮此日过。
乡园看渐近,风水阅来多。
白发从稀短,青山许啸歌。
江湖波浪恶,底事欲西征。
去作扬州客,来寻贾垒盟。
金山迷远望,玉树候吟声。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客里情怀易感,途中况味偏谙。
才过淮流数里,人家渐似江南。
几日转回澜,黄波千里看。
过淮风土别,入口意悰欢。
贳酒芳樽继,明灯宝炬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