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经宵即出洞,密偈付藤萝。
时有松风至,为僧发浩歌。
前辈风流在,后来渐不如。
江河无计挽,深愧彦方居。
束发诵遗篇,生迟五十年。
焚香端不愧,心迹可青天。
下榻万缘空,泠然欲御风。
真人不可作,谁与论参同。
洞是何年辟,寻幽我乍来。
拨云餐石髓,朵朵莲花开。
直上怀濂阁,愁深虎豹关。
九重天浩荡,赢得老僧闲。
相候一何久,相望空有心。
行知青盖远,望入紫微深。
窈静依寒壑,踟蹰立午阴。
不知星子陨何年,岩洞空明势若悬。
好挽石牙窥秘穴,忽从山后达诸天。
厨供野酌寒吹叶,僧送清茶细引泉。
削壁冯凌截海潮,上方台殿倚丹霄。
山攒怪石仍羊卧,岛入流霞有鹤招。
玉乳昼县看渗漏,蕊珠欲堕俯岧峣。
隐然城郭一门通,矻立奔流万派中。
携酒我来寻古迹,拽船人叫上滩风。
缘崖草木韶光媚,对面峰峦气势雄。
白岳辟西户,石磴几盘纡。
山穷敞绣塍,缘隰陟崎岖。
丹岩突兀耸,赤城霞不如。
草莽书生依宋土,北望中原思艺祖。
宫车泪洒牟驼冈,雪耻不忘缚金虏。
袖中拟上中兴书,满壁张图森部伍。
约伴清游上翠微,参天石壁隐禅扉。
高吟人在千山上,长啸声从万壑归。
怪石奇应疑虎踞,苍松老欲化龙飞。
自锦官城踏翠回,山斋小荫暂徘徊。
苍生怪我卧不起,白眼向人怀未开。
穿洞浑疑无路转,沿江叠见有花开。
昨日沈溟过暮雨,新晴已约俊游侣。
沿路菊英带霜寒,入山樵子隔烟语。
荦确高亚褰衣行,自爱硁然曳屐声。
一石结为山,山空鬼斧劈。
旷然启谽谺,堂庑净如拭。
脉脉泉溜清,肃肃云气逼。
金谷分明在,相看作化城。
青山如假寐,飞鸟自呼晴。
花灿阳春笑,松流大壑声。
侧身双树入,花气浣衣裳。
不道千年雪,融成百合香。
落红嫣小筑,凝翠湿回廊。
丹崖万仞倚天高,临水登山托彩毫。
金岭秋风驰列骑,石梁落日挂寒涛。
刘根自是乘霞客,子晋宁嫌控鹤劳。
侍郎济胜称绝伦,翩然携客来石门。
白云亭亭若相待,欲出不出岩光屯。
板桥数折达山麓,石径往复重崖分。
夙吟太白诗,遂理谢公屐。
远上穷秋岩,双崖忽中辟。
云泉窦天半,飘洒万丈壁。
凌晨走马过花后,先玩玉盆次石门。
细想张良烧断处,岩间伫立欲销魂。
昙花亭下卧晴虹,两瀑交流雪喷洪。
已许银灯观浚壑,未瞻秋月印长空。
龙盘修榜千峰霁,金吼霜钟半夜风。
二隽行阡得胜游,清诗传播气横秋。
定知馀子漫千首,竟使老夫低一头。
山是玉壶天里到,水从银汉罅中流。
闲拢两袖秋,步入冲寂观。
古树老云中,仙居毁岩半。
是时零雨高,叶脱凄风乱。
金吾不必问行由,此去逍遥物外游。
半坞白云藏宿雾,一声横笛下归牛。
喜瞻杰阁三生像,藐视丛林四海州。
昔闻石鼓鸣,今作石鼓游。
击拊久已息,甲兵殊未休。
精庐庄严海,百室云雾浮。
招手晴云豁,妙高峰顶头。
竹舆摇午梦,茗碗唤春愁。
俎豆罗千嶂,虚空起一沤。
貂裘绒帽护轻寒,坐马端如坐席安。
自别石湖三月去,又携玉友一番看。
霜催菊涧风悽恻,雨浃芦汀水渺漫。
人言十月小春回,谁酿寒云作雪醅。
天女戏抛群玉佩,风姨吹散万银杯。
竹非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发尽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