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有客湖南去,闻公宪节新。
坐沾梅子雨,忆别柳条春。
衡岳瞻朱鸟,湘江咏绿蘋。
几年江左长相别,今日湖南又远征。
裘马郎君曾试吏,诗书元帅不论兵。
雨馀衡岳朝云合,帆落洞庭秋水生。
一径入深寂,森然万琅玕。
日暮雪欲落,翠袖生薄寒。
湖月娟娟在,衣寒怯早行。
水边孤鹤起,郊外乱鸡鸣。
牢落身将老,艰危世未平。
谁人能识白元君,上士由来尽见闻。
避世早空南火宅,植田高种北山云。
鸡能抱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
南行随越僧,别业几池菱。
两鬓已垂白,五湖归挂罾。
夜涛鸣栅锁,寒苇露船灯。
湖南树色尽,了了辨潭州。
雨散今为别,云飞何处游。
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
蒲柳空嗟犬马年,只应松柏晚犹妍。
漫劳一郡推麟笔,岂有三长过马迁。
藻井夜登穿海月,桂林秋泛澹江烟。
右丞诗画右军书,家学中朝尽不如。
彩服入门椿偃蹇,紫微分省树扶疏。
武昌月朗延参佐,云梦天寒赋子虚。
攀车夹道走群黎,揽辔重清粤岭西。
虎踞深山藜不采,雉飞平野麦初齐。
藩分江汉雄三楚,笛奏烟云散五溪。
数口飘零寄海滨,长途甚处是行津。
麦舟发付何轻易,未必今人异古人。
一雁下平芜,天空楚月孤。
西风吹叶落,秋色在南湖。
欲学长沙傅,投书屈大夫。
乌归山日落,石壁开返照。
馀霞赤城标,复映临海峤。
披襟坐春台,幽怀发孤啸。
鸥飞江上雪,雪覆江边竹。
扁舟不可渡,远望迷川陆。
渔父暮归来,蓑衣满珠玉。
可怜武陵溪,本自仙源水。
渔舟昔因缘,未尽岩壑美。
石门今已迷,月照千峰里。
雨过落花深,春眠懒无事。
起望西山云,不见山中寺。
日高忽闻钟,惊散云峰翠。
白石何累累,流水亦复急。
茅茨对夕晖,敝笋待鲜食。
晒翅满渔梁,鸬鹚与鸂鶒。
紫燕衔青泥,湖南事东作。
一犁衡岳雨,细逐桃花落。
妇子饷田归,平皋烟漠漠。
玉陛朝承明主恩,扁舟八月下荆门。
断烟斜日荒山路,野水寒鸦独树村。
江浦潮声天外远,衡阳秋色望中昏。
千岩万壑玉层层,夜半山腰见佛灯。
竹影扫窗尘不到,满床风雪定中僧。
家世旧风流,言归古石头。
不知王粲后,若个复登楼。
巴峡孤猿暮,湘沅一水秋。
我行洞庭野,言瞻祝融岫。
乾坤再混辟,惨澹干戈后。
破艇渡清湘,四望无耕耨。
依依远归棹,几日过湘沅。
爆竹隔山驿,门符临岸村。
慈亲念游子,儿女话乡园。
处处迎年乐,家家馈岁频。
泥牛排市小,灶马著墙新。
镜卜长侵夜,村呼各向晨。
衢巷无贫富,新年足喜声。
近邻多问索,童稚异心情。
壁网看辰扫,厨镫到晓明。
呜呼将军今已矣,遗恨茫茫大江水。
红巾未灭老母存,热血满腔心不死。
素舆丹旐浔阳来,千人万人同一哀。
烟波杳霭接层岚,远近行舟尽卸帆。
日暮湖南山下路,满天风雨落松杉。
为有南征约,残秋别故山。
篱花犹灿灿,霜叶渐斑斑。
明月随帆去,长空送雁还。
草檄真能事,从军亦壮游。
况逢汉陆贾,同注《晋阳秋》。
雨幔临湘浦,风帆近岳楼。
之子湖南去,扁舟意若何。
白云衡岳满,青草洞庭多。
幕府裁铙曲,迁人依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