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银蟾帖天流素光,玉峰仙人吹紫凰。
紫凰离群发孤啸,思入寒云悲怨长。
余音嘶风崖石裂,梅花飞春堕香雪。
玉岳崚嶒映雪堂,年年有约赏春光。
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钲蹴鞠场。
迟日醉听群鸟哢,暖风时送百花香。
夜夜还家梦,行行扑面风。
征尘添老色,酒病重诗穷。
世路方行险,吾生且转蓬。
叹息经年别,音书无自通。
梦回孤枕月,心折一帆风。
积雪寒山外,哀猿永夜中。
昨从河口来,浅若甑在釜。
今入玉山境,沿洄石可数。
至此三易舟,一舟分作五。
忆昔玉山与诚堂,群木耸秀四季芳。
窗前古梅弄疏影,帘外丛竹生幽凉。
编篱一桁遮几曲,林花草卉纷丹绿。
元圃层城记未真,玉峰缥渺见精神。
天遥岭海偏凝雪,地近蓬山讶砌银。
六出花飘云气碾,全台源衍瑞光沦。
晓岚高卷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积雪不消三伏后,层冰常讶四时成。
疑他匹练非吴市,遮莫胥涛向越城。
结伴登山作胜游,三峰绝顶雪盈头。
四围景色双眸豁,千里风光一览收。
列岫蜿蜒云作障,长洋浩淼水如沟。
夜火出深巷,寒犬知人行。
隐隐市阛闭,近郭闻疏更。
遥钟堕寥廓,一白凉烟生。
须弥山北水晶宫,天开图画自璁珑。
不知何年飞海东,幻成三个玉芙蓉。
庄严色相俨三公,皓白须眉冰雪容。
晓起望晴空,遥见白山列。
照眼吐虹光,明知不是雪。
有意看此山,偏偏此峰失。
杨柳萧疏拂绮窗,芙蓉烂漫开秋江。
凉月娟娟露华白,渔歌欸乃歌轻艭。
玉缸香泛流霞席,搊筝小伎来迎客。
浮岚高卷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积雪不消三伏后,层冰常讶四时成。
疑他匹练非吴市,遮莫胥涛向越城。
策杖蹑江巘,临风倚梵楼。
秋天出远树,夕照见归舟。
清磬云中发,惊涛槛底流。
晨窗染烟岚,夕枕响风涧。
客心在山川,剧若遗刍拳。
山山识之遍,坐阅云气幻。
白云故可悦,山中故可留。
堂堂汪端明,遗迹傥可求。
峨峨白象冈,惜未登其丘。
好山当户绿,树绿浓于山。
朝来尽失却,一白云萦环。
问云何心出,问云何时还。
杖藜来试踏春泥,夹岸垂杨压帽低。
水曲便通朱邑里,桥平俨似白公堤。
疏篱麂眼翠初泼,细草群腰绿已齐。
别具光明景,风流实契予。
玉山行朗若,妙品恰温如。
采药来仙路,寻师访道庐。
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
晋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华同。
悬崖积铁数百尺,轮囷老木参天碧。
鸣泉出涧洁而莹,尽日锵锵解佩声。
绝俗不须频洗耳,试听馀响自心清。
莲宫高耸月峰坳,自与红尘绝世交。
万顷田畴天外种,数声钟磬日边敲。
地寒春尽花方绽,寺僻僧闲疏不抄。
江南江北水茫茫,水阔山遥道路长。
细雨来时麋角解,春风归去马蹄香。
市桥落日明官柳,古渡行人上野航。
尘劳千种祇纷纷,之子归来始一春。
掉舌不知何处去,又还携剑出南闽。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逐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双眼明。
有人抱幽真,偏适林野趣。
要之等喧寂,乃是安心处。
汉人一经训,籯金云不如。
君家遗经意,不与汉人俱。
经台石磴郁深幽,曲折中藏自一邱。
凿破藩篱都是路,从今任是永人游。
顷年尝入道山来,天上图书不受埃。
今日有怀群玉府,又从人世得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