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上天下地似探梯,怪石巉岩衬马蹄。


拟是客程行不得,隔林犹听杜鹃啼。

幽冥无人迹,空虚见远天。


雪深山气伏,崖断树根悬。


乌鸟翻身入,狐狸放胆眠。

酒里藏身岩里居,删繁自是一家书。


世人呼尔为渔叟,尔学钓璜非钓鱼。

珍重江南沈鍊师,未曾相识久相思。


已全真气能从俗,不坠家风善赋诗。


玉笥共游知早晚,金貂回顾觉喧卑。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


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

主簿才名盛,之官万里遥。


登临当别地,感慨欲行朝。


稍离金华界,还瞻玉笥标。

群玉隐天城,三春萃客星。


东风双袖暖,晴日百花明。


云水心偏远,烟霞梦未醒。

峡束江流窄,山欹堞影低。


玉梁沉宿雾,金涧落晴霓。


水鸟窥鱼下,林猿摘果啼。

群玉诸峰不可群,斗牛千里此中分。
荡胸渺渺飞鸿去,天畔遥看一片云。
玉笥深深路更幽,骖鸾不到欲谁尤。
公临瓠子方忧决,输我携家踏月游。
玉笥凌空后,玄都诏吏仙。
荒坛深覆草,峭壁响流泉。
石洞随龙蛰,金丹许鹤传。
扪萝入幽谷,眼界益峥嵘。
石壁断人迹,泉流间鸟鸣。
日高云未散,秋晚草犹荣。
玉笥开山远,金坛瞰谷重。
灵光流世界,瑞气浑春冬。
险涩千盘磴,参差百转峰。
天台倦客。
讶世外神仙,亦换颜色。
泪雨旧红,愁访曾来踪迹。
三山远在虚无间,还有胜境居人寰。
琼楼贝阙知何许,统领分治皆仙官。
名称等级已素定,载在玉书垂不刊。
西南山水窟,玉笥号奇绝。
群岫来坡陀,孤峰立撑嵲。
邃洞烟萝青,危涧幽泉咽。
静倚红莲幕,徐经玉笥山。
势盘晴汉表,影动碧波间。
未遂游观趣,因陪入觐班。
仙子飘飘何处来,金丹满把彩霞开。
病躯何补人间世,玄牝徒劳柱下才。
天上碧桃君有种,杯中绿酒我无猜。
我怀谢康乐,独往游名山。
身同虚舟系,心与浮云闲。
清风淡荡洒六合,令我兴在云松间。
有怀霁月光风度,出宰青山绿水乡。
羽檄交驰公事了,一铺真画一炉香。
葛峰相对为文笔,萧水回环当墨池。
说与晚衙休报事,长官亭上有新诗。
江作挼蓝绕髻鬟,令君心事每相关。
要令白叟黄童辈,如在清江碧嶂间。
亭扁江西太史诗,名垂诗逸几经时。
聿来芹泮三章古,成此花封一段奇。
翠琰影磨峰崒嵂,英辞光动水涟漪。
作县古难今更难,凿空无计借雕残。
长教眼对葛峰碧,便觉胸如楚泽宽。
几为掀髯得佳句,未应拄颊事遐观。
百年萧渚旧风流,明府重拈此话头。
摘出涪翁诗里画,展开贺老鉴中秋。
天空地迥红尘少,月白风清古调幽。
涪翁笔下千钧重,赵尹胸中万里宽。
宝墨几年藏瑞气,新亭今日敞奇观。
翠屏远带斜阳淡,素练光涵夜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