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渡宗贤力相秦,不辞降表便称臣。
青衣空作还家梦,金字频追出塞人。
乱国已遭三寸舌,封王何益九原身。
吕嬴播虐燄,天下无典籍。
楚贼嗣其凶,掌故不能匿。
迨彼马上公,儒者犹失职。
六州已罢新开府,千载谁思旧使君。
只有云岚桥下路,行人能指越公坟。
族已北辕去,鼎犹南渡移。
黄龙思痛饮,白马哭班师。
日晕丹心贯,山荒碧血滋。
钱塘门外岳王墓,群山重绕西湖路。
循湖西去展祖坟,坟上归来见高树。
夕阳斜照向南枝,枝头哑哑乌正啼。
对案毬狮衮,来冈阵马驱。
谶书曾昔验,王气慨今无。
犹喜王侯冢,免遭诗礼儒。
卅年憔悴落蛮乡,故国河山感慨长。
留得数茎华发在,九原归去见高皇。
殿宿莓苔,冈平赑
客行古城下,下有桓王墓。
古城多秋草,牛羊下来暮。
将军山下陈王墓,落日西风秋草繁。
断甓千年馀手泽,丰碑十丈满苔痕。
山河不改英雄老,天地难穷忠孝存。
蕲王真虎将,才略独超群。
身遇兴师日,心期报主恩。
金山曾奏捷,竹帛已书勋。
何如兹树至今存,厚地深蟠百尺根。
奕叶孙枝沾雨露,清阴千载庇丘原。
胡尘一夜满乾坤,十六陵中草色繁。
旧物又随时运去,何如兹树至今存。
金牌十二促还军,黄雾遮天白日昏。
大厦无人支一木,腥风从此污中原。
青泥尚染苌弘血,东市犹衔蕴古冤。
落落庙碑摹瘗鹤,阴阴宰木宿神鸦。
可怜宝剑凌云气,散作金灯满地花。
一旅抗王师,东瀛首建基。
衣冠存故国,韬略慑东夷。
大海长鲸杳,荒坟石马欹。
城东盗发桓王墓,遗物书年见赤乌。
群丑扬兵俱叛汉,弟兄汗马憗开吴。
早思密隧藏弓剑,宁谓阴房出兔狐。
埋骨西湖土一丘,残阳荒草几经秋。
中原望断因公死,北客犹能说旧愁。
岂有吹箫不用竹,碣语分明我王属。
一百三十六营贼,争向将军马头哭。
功成身殁何忧劳,毅魄上烛星辰高。
一片伤心地,精忠气郁盘。
风波诛大将,社稷痛偏安。
华表撑天立,灵旗照水寒。
风雅黄初有正声,雄文八斗冠群英。
中原莽莽戈鋋气,东阁翩翩诗酒情。
羞与父兄同事业,不教宾客掩才名。
韩彭合邓贾,未足与公班。
翊运精诚动,成功意气间。
余三开大漠,此墓称钟山。
古木号风抱不平,百年忠义日争明。
坟前人马空存石,何似当时听用兵。
有公无此日,再拜泪交颐。
大义君臣重,孤忠天地知。
鸩毛何太毒,龙渡只如斯。
阃外归来狱未成,秦人先自坏长城。
九原父子犹全节,万世忠邪不共生。
古庙有田供岁祀,思陵无树散秋声。
旌忠函骨北山根,一过西湖一断魂。
独扫金人归朔漠,长驱铁马到中原。
奸邪百代空遗臭,父子终天尚雪冤。
童大王回事已非,岳将军死势尤危。
直教万岁山头雀,去绕黄龙塞上旗。
饮马徒闻腥巩洛,洗兵无复望条支。
见说桓王墓,名因父老传。
如何汉社稷,竟作魏山川。
壤隧秋风入,荒丘暮雨悬。
千里争衡最少年,马骄风疾喜行前。
正当许下迎天子,玉树生埋在九泉。
美人曾感鱼山响,千古高情寄白杨。
洛浦锦衾徒烂熳,邺宫铜爵久荒凉。
诗成独赠同门友,势去潜悲异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