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造化天桥碧海东,玉轮还过辗晴虹。
霓襟似拂瀛洲顶,颢气潜消橐籥中。
月砌瑶阶泉滴乳,玉箫催凤和烟舞。
青城丈人何处游,玄鹤唳天云一缕。
曲龙桥顶玩瀛洲,凡骨空陪汗漫流。
不假丹梯蹑霄汉,水晶盘冷桂花秋。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
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
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
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
圆景旷佳宾,徘徊夜漏频。
金波徒泛酒,瑶瑟已生尘。
露白移长簟,风清挂幅巾。
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
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
万井金花肃,千林玉露浓。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
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
远月清光遍,高空爽气来。
四时皆有月,一夜独当秋。
照耀初含露,裴回正满楼。
遥连雪山净,迥入锦江流。
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
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
旅人方积思,繁宿稍沈光。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
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
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
黄尘向晚蓟门深,白石行歌无好音。
万里登楼今夜月,三秋落木半河砧。
山空嬴女吹箫泪,天远梁鸿去国心。
中秋忽已过,明月复清光。
玉镜圆将满,金尊倒欲狂。
东江当户尽,北斗挂城长。
谁送冰盘上九天,清光不减夜来圆。
云连远岫横天外,山拥孤城枕水边。
重镇已空前日梦,棹歌犹认去年船。
岑楼乃面西,不知观月出。
但怪窗外山,皱文何历历。
倚栏夜向分,疲极暂偃息。
今夕此何夕,弄月江上秋。
秋江水清浅,上有黄芦洲。
黄芦洲月来天上,倒景却向银河流。
碧海高飞白玉盘,危楼永夜许同看。
谭分贝叶尘心净,人在冰壶慧眼看。
千顷玻璃浮桂影,一杯沆瀣傲霜寒。
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
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
一尘不向空中住,万象都于物外求。
乌沉碧落驻流霞,早送银蟾出海涯。
光下翠微峰影嫩,色归空界玉楼斜。
月墀已报齐僧座,云板先传散众茶。
刁斗寂无声,银蟾夜自明。
林风吹短鬓,秋气肃孤城。
漫作刘琨啸,仍含庾亮情。
楚天爽气满神州,今夕人间半度秋。
玉露几团初欲滴,冰轮一点向空流。
浮烟扫去星河静,素影飞来几榻幽。
江门一望天无际,皓月融融侵薜荔。
游子抠衣对月明,几回击节叹光霁。
悬思翰苑耀金莲,晓曙长破白云篇。
月晓楼头起暮钟,何来今夕五城东。
酣歌击筑心俱切,倚剑谈天气并雄。
砧杵万家愁旅梦,鬓毛一夜感秋风。
浪说今宵明月好,干戈满地几人看。
惟堪院落清尊赏,忍照沙场白骨寒。
彩笔写残思缚兔,玉笙吹罢拟乘鸾。
数年不对中秋月,月色依然不负秋。
懒问仙人修玉树,且陪帝子上琼楼。
斗牛低绕天枢转,河汉斜横左界流。
昔年为作蟾宫客,曾向宫中看玉轮。
万丈光悬金粟树,三更影落绛河津。
生憎老兔深为窟,却笑仙娥不嫁人。
春回大地草偏青,乍对狂歌酒半醒。
文起自应倾北斗,气酣直欲簸南溟。
月华星彩浮樽满,龙笛鸾笙彻夜听。
西风寒峭,怪竹里蟾光,今宵偏皎。
寂寂药房重启,数惊宿鸟。
算来清赏人知少。
香添芸饼,乍披图省识,吾家太白。
石上霜华看潋滟,入夜游氛都灭。
虚籁吟秋,明波泻影,千顷玻璃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