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头涌出烂银盘,帘卷南荣仔细看。


秋气平分宵寂寂,凉辉十倍露漙漙。


阿鵵药臼敲清杵,素女霓裳跨白鸾。

高卷湘帘看明月,一年今夜十分嘉。


露华清洒玉毫兔,林影还浮金背蟆。


太液池台当更好,广寒城府望非赊。

中秋风雨隔,二八正圆时。


天上清虚府,人间太液池。


飞腾蟾皎洁,玩赏客权奇。

我生爱月仍爱奇,着意欲到西湖西。
不然具区三万六千顷,坐此一色银玻瓈。


今宵宝应湖南路,桂魄皎皎风凄凄。

蓬瀛东望月华圆,咫尺烟霄万里天。


屏翳驱云怜浩荡,铢衣和露斗婵娟。


良宵嘉会俱难得,天上人间各有缘。

驾鹤峰头月上时,瘗龙塘下客行迟。


十年杀气何时息,万里流光有所思。


北去雁鸿天似水,南飞乌鹊夜多枝。

君家近市,所见天咫。


庭户之间,容光能几。


莼蒲之中,江湖之涘。

山城向中夜,暑气亦渐歇。


幽蛩互喧静,飞萤乱明灭。


清风开竹杪,入此半轩月。

云端拥出水精毬,清逼银河不敢流。


自开辟来同此月,最分明夜是中秋。


两间势隔三万里,一镜光涵几百州。

桂殿高虚夜不扃,婆娑树影见分明。


天临九域燕逾壮,月在四时秋独清。


大地山河开古镜,凉宵风露湿寒琼。

平圃驿前端正月,金鳞万叠水光开。


婵娟几见他乡共,老大宁期此地来。


星汉夜摇旗影动,江山秋入笛声哀。

夜深鸟宿人语静,中庭独坐饶清兴。


霜天高洁无片云,海月澄明挂孤镜。


飞光照物毫杪露,冷气逼人肌骨冰。

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


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风摩露洗非常洁,地阔天高是处宜。

柳垂田水浸篱桥,月上苍茫影动摇。


秋不为他人事改,时间徒自客魂销。


歌声感耳如何夕,酒力熏心匪一朝。

圆月吐青□,萧寥天宇宽。


凝光与空□,虚寂两无端。


露重草衣湿,□□竹泉寒。

由来对酒处,高咏渺难闻。


万古青天月,清辉殊为君。


凄凉同逐客,怅望独离群。

昔贤临泛后,重系木兰舟。


山月此亭古,风烟何代愁。


鹊飞犹绕树,杯渡欲随流。

秋月正宜看,秋城夜未阑。


闺人张宴待,稚子卷帘欢。


东壁蟾光入,中庭练影寒。

斜月射回廊,无凭更漏长。
笑归来、反是他乡。
昨夜绣衾浑似水,应不为,五更霜。

犹记别离时,梳头病起迟。
向西窗、细问归期。
弹指黄花都过了,春又上,腊梅枝。

水阁带春城,桃花骂小莺。
二十年、重到红亭。
多少烟云都过眼,山只对,故人青。

双鹤下缑山,青天月未残。
对澄波、共倚朱栏。
秋气着人罗袂爽,清露冷,不知寒。

天地有情俱是感,兔蟾应自念婵娟。


分明照见山河影,一岁无如此月圆。

华清浴后上龙楼,得与冰娥共素秋。


貌对妆台金照面,光涵宫髻玉搔头。


梨园彻乐承欢暇,桂阙当天为我留。

碧天凉夜思徘徊,知有仙郎作赋才。


金镜正悬鳷鹊观,玉绳低映凤凰台。


新林远客空相望,扬子孤舟去不回。

他乡秋万里,独卧凤凰城。


已愧传经客,空怜载酒情。


青山馀黯淡,彩笔老纵横。

南楼清宴几人从,醉后还登第一峰。


绝壁烟云春草树,大江波浪夜鱼龙。


鸥惊帆影船船月,风急潮声院院钟。

绝峤高寒万籁沉,三更海月出东林。


风前独照哀鸿断,霜后全惊落叶深。


羁客此时还欲赋,山僧何意更相寻。

昨游有馀兴,今赏不可忘。


况当圆景丽,秋中气清凉。


池沼浩澄澄,城阙郁苍苍。

去年待月雨青楼,忆母离居海上洲。
今年待月宝翰楼,奉母闲登楼上游。


四方无云海生色,镜光将满升东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