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


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

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


湿尽青衫司马泪,琵琶还似雍门琴。

江头送客。
枫叶荻花秋索索。
弦索休弹。

浔阳江上琵琶月,彭泽门前杨柳风。


两贤抵许不相似,哀乐虽殊吾意同。

江州司马旧知音,流落江湖感更深。


万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

危亭古榜名琵琶,尚有枫叶连荻花。


呜呼司马则已矣,行人往来皆叹嗟。


司马风流映千古,当日琵琶传乐府。

舟在琵琶旧日亭,玉箫更弄月微明。


湓江故事新歌曲,便是香山此夜情。

捍拨难传不尽情,琵声裁尽继琶声。


风流扫地无人说,只有空江旧月明。

旧事无人作短行,湓江空自绕湓城。


黄芦苦竹依然在,犹替琵琶作怨声。

桑落洲前路,江流自北南。


美人何处在,劫火殆难堪。


津吏苛鱼税,沙民卖席帆。

亦知迁地胜长沙,无那中年易忆家。


裁唱楚歌头便白,不须遥夜听琵琶。

去年假道浔阳城,扁舟夜泊琵琶亭。


却忆当时醉司马,送客江头秋月明。


今年谪官又重到,扫地乃缘蜂寇经。

枫叶芦花两鬓霜,樱桃杨柳久相忘。


当时莫怪青衫湿,不是琵琶也断肠。

夜泊浔阳宿酒楼,琵琶亭畔荻花秋。


云沈鸟没事已往,月白风清江自流。

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


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泣满青衫。

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歌万古情。


欲识当时胁断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系舟琵琶秋水深,夜静不闻琵琶音。


往来多少商妇怨,世无司马谁沾襟。

听彻哀弦泪两行,香山居士未心降。


当年杜老吞声哭,恨不相逢在曲江。

洲前亭子赤阑干,白傅唐时此谪官。


渚花留客醉秋晚,江月向人啼夜阑。


湓浦波涛三峡外,长安城阙五云端。

前岁西溯鄂,今岁东入吴。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


当时白傅恨,陈迹久榛芜。

一叶西归老倦翁,高楼突兀记推蓬。


景随湓浦江山改,人与香山岁月同。


异世剖符传事比,出门合辙见诗工。

共生壬子两仙翁,不为离春惜断蓬。


铁拨鹍弦遗响在,绣衣龙节赏音同。


穆曹技埒名俱胜,唐宋诗传句并工。

乐天未信果知天,枉为琵琶弦系船。


须识屈信常事耳,暑寒代序月移躔。

小姑江上路。
暝云低抹,短亭烟树。
水驿风来,催送小舟三五。

萧萧枫林青,杂出间椅槚。
尚思送行舟,系此木叶下。
云开星垂山,水荡月在野。
高亭俯瞰蓼蘋洲,人老香山月自秋。
过耳好音堪一笑,伤心往事只轻沤。
休嗟塞上明妃调,且送江头过客舟。
白傅风流迹尚存,萧条亭外又黄昏。
人间多少英雄眼,不把青衫拭泪痕。
香山居士骨已冷,文采风流今未遥。
捍拨何劳作胡语,寒江璧月想前朝。
涛波竟夕相喧豗,吴樯楚柁争倾攲。
琵琶人去几经秋,司马青衫亦故丘。
唯有当时亭下水,无情依旧更东流。
草堂卜筑傍东林,老去寻山恐未深。
江上琵琶自秋月,如何却有世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