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卧游长在水云间,流水无声云亦闲。
自是软红缘未尽,南中随地有溪山。
圣母贤王造两朝,个臣风烈屹云霄。
江河世局非难挽,箕尾忠魂不可招。
大事能无韩魏国,中枢谁复李文饶?
白头弟子披遗墨,相对苍茫泪似潮。
秦巩诸山天下美,相君爱山心独喜。
商侯落笔图画里,盘回咫尺藏千里。
远山天际抹修眉,近山淡黛连云起。
秋云无影树无声,湛湛长江镜面平。
远岫烟销明月上,小亭危坐看潮生。
翳翳云中树,亭亭江上山。
秋风生柁尾,荡漾碧波间。
傍路依山到处生,只因樵牧惯相轻。
若教尘俗如桃李,未必梅花肯作兄。
君不见谢康乐,短面长髯瘦如鹤,作郡安能弃丘壑。
又不见鸱夷子,属镂蜚霜赤心死,一棹三江入烟雨。
我生千载下,酷爱古人心本野。
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今来始悟朝回客,暗写归心向石泉。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
笔尖寒树瘦,墨澹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
画扇出秦楼,谁家赠列侯。
小含吴剡县,轻带楚扬州。
掩作山云暮,摇成陇树秋。
济南那得似江南,千顷溪山百顷岚。
三月绿阴桑子落,村村布谷老吴蚕。
楼阁连甍锁翠微,白云容与翳窗扉。
悬崖瀑水自今古,笑问何人解息机。
幽人卜筑傍江湾,门掩清风白昼闲。
远岫含云烟树渺,落花铺地紫苔斑。
林泉自拟终栖遁,城市何曾识往还。
孤峰特立何巉巉,势与霄汉高两参。
左蟠右列分岭岫,俨若至尊朝子男。
怪予蜗室不盈丈,欲有异境超尘凡。
槎客先生七十七,老手能握两枝笔。
诗曾索写屏幛新,画忽摹成林壑密。
早年工诗晚工画,画意都从诗意出。
石壁千仞不可梯,悬崖老树鹘倒栖。
背岩架壑戍楼出,霜林日射金紫迷。
尺幅峥嵘得远势,画时气欲吞井西。
幼舆丘壑少文居,染翰沉吟晚眺馀。
镇日画山山似画,一帘空翠夕阳疏。
烟林供养足幽居,淡淡山容墨戏馀。
画里逃禅堪自适,何妨高士世情疏。
丈人昂藏江海客,掉首侯门人不识。
万里行縢二十年,湖山特地开颜色。
兴来跌宕若有神,素笺丈二为我擘。
再睹燕山凤阙双,年年渔叟忆烟江。
子陵未约君同去,谁画严滩七里泷。
昨梦茫茫燕子矶,烟云渲染景依稀。
山围白下青如许,留待何人赋《采薇》。
山吐秋云云琐树,阁浮溪水水生漪。
遥天一抹青如黛,恰是新凉过雨时。
云以闲而懒,山以深而幽。
中有忘机人,耽兹壑与丘。
偃蹇坐松下,箕踞科其头。
琴川王郎年正少,放笔往往称神妙。
灵想寂与造化通,幽襟独写溪山照。
看君得意时,意若旁无人。
好山久不见,如与故人违。
追写清宵梦,深扃破板扉。
意随流水远,神逐白云飞。
岩脉交横簇乱峰,颠崖悬绝隐仙翁。
不须远看连天色,尽在吾人掌握中。
淋漓戏墨堕毫端,雨湿溪山作小寒。
家在严陵滩上住,风烟不是梦中看。
霜落石林江气清,隔江犹见暮山横。
个中只欠崔夫子,满帽秋风信马行。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
扫成屏障几千春,洗雨吹风转更明。
应是天工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