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初别君,齐昌去。
再别君,泷西住。
去年支杖入罗浮,今年渡海随烟雾。

居不愿武陵溪下宅,秦人已被渔郎识。
食不愿首阳山上薇,夷叔先我曾忍饥。


从前辙迹不足蹈,出门四顾将焉归。

拟向沧江泛一沤,主人将去为宾留。


梦回竹榻心先冷,话尽松灯兴未休。


古调稀闻遗白雪,秋风吹冷弊貂裘。

曾留丽句在丹霞,词客登临羡作家。


一去篮舆谁继轨,重来粉壁见笼纱。


程门剩有齐腰雪,潘县添栽满眼花。

违山久似辞巢鹤,渡海深惭陷井蛙。


北顾未忘遵旧路,南行先上踏春车。


草鞋分得儒官俸,箬笠簪残野寺花。

曾与洞天成密约,今来归路复何言。


青山当面又虚度,白首盟心永弗谖。


万壑有风皆到海,一溪无水不通源。

兴尽我当返,无劳怅路岐。


田家新米熟,岁晚涤场时。


此外复何事,怀人或有诗。

暂此息劳生,劳生空复情。


寒风吹老树,竟夕作秋声。


明发我当去,夜深人独行。

舟楫送羁客,门闾倚老亲。


分明眼前事,疑杀意中人。


大海载孤月,单车转只轮。

举世尽行役,出门胥问津。


蹉跎百年内,离合暂时人。


几欲成高蹈,今来愧隐沦。

老母发垂白,痴儿口尚黄。


苍茫就岐路,感激问行藏。


别绪通幽隐,贫交在久长。

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


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


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

濯足梳头旧有缘,更教午睡学坡仙。


一身自足三间屋,百岁谁增半亩田。


遇壑便回忧险地,看云高坐爱晴天。

篮舆朝出看山初,懒学陶潜去荷锄。


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


俗人自诧才名盛,老态终嫌礼法疏。

此身真喜置吾庐,尚有床头一束书。


海口潮生知进退,天心月到识盈虚。


已辞朝士还通讯,欲就渔翁更卜居。

归去如公未当贫,清溪碧嶂自为邻。


地偏易觉柴门晚,室暖先知布被春。


书为长观成故纸,衣从新浴少浮尘。

何处名山可遁藏,紫云天柱寄山堂。


清风明月为衾枕,阖辟乾坤共弛张。


静笑千峰生雾霭,声闻十里如鸾凰。

井地来时许共耕,八家同井作人情。


约筵消得公田入,木铎恭听圣教鸣。


灵鸟歌时红药舞,钧天奏罢紫云生。

石头城到五羊城,两月程兼一月行。


极目送君千里外,飞鸿似我五弦横。


青春迓客开青眼,自得新诗欲自更。

种种元非为请缨,弄丸来往只无名。


杞人徒自忧天坠,禹域空闻说地平。


天上风云劳梦寐,世间贤哲几弓旌。

大火变朱夏,微凉递秋阴。


俯睇红芳丛,仰观松柏林。


感此时节改,安得不沉吟。

古人冷澹今人轻,定山栋宇是谁成?


八十年来勤礼义,西江月色照君情。

二年宦东州,民事了无补。


俯仰愧斯堂,何以报明主。


故家萧峰下,归耕及春雨。

三年燕雁不同飞,一笑相逢慰远归。


搜我肺肠茶著令,饮君文字酒淋衣。


诗方唱和如仙馆,人遽飘零似省闱。

梅仙乐教意尤勤,绛帐煎膏至夜分。


心学尽传隋董薛,词章高压汉卿云。


谁知有力能攘我,不许诸生久借君。

送客成都去,回舟白帝边。


月应遥共对,夔复有谁怜。


我只怀归计,君宜了世缘。

天台山下两诗仙,剪雾裁冰五十年。


耘业三间千古意,饭牛数集几人传。


半江明月曾同赋,一段清风岂偶然。

昆仑西北是官陂,灭迹烟霞我自迟。


独往恐逢江上雪,相思还寄陇头枝。


风云想见千年会,消息终还七日期。

欠服松花一大车,颠毛垂白齿牙疏。


非关圣代无贤路,自爱清风卧绛厨。


道上或逢人卖屦,眼中谁谓我非夫。

钧渚风长袅故丝,水花含笑海鸥疑。


都将老子行藏意,分付东溟水月知。


自昔愿从巢许后,而今岂异帝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