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客里逢春了不知,牡丹剩买十来枝。


东风动地从渠恶,吹尽杨花无可吹。

二月尽头三月初,系船杨柳拂菰蒲。


姑苏台上斜阳里,眼度灵岩到太湖。

我亦闲来散病身,游人不用避车尘。


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


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

始贺火流西,还嗟斗斜闰。


馀暑犹强颜,新凉颇难进。


燥刚渴欲坼,焦卷秃如烬。

清溪一派泻揉蓝。
岸草毵毵。
记得黄鹂语画檐。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
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学捧心山颦翠色,怅悬头土湿腥苔。
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

野水满城飞燕子,谁家小艇载吴姬。


姑苏台上一樽酒,落日昏鸦无限悲。

阊门杨柳自春风,水殿幽花泣露红。


飞絮年年满城郭,行人不见馆娃宫。

荒台独上故城西,辇路凄凉草树迷。


废冢已无金虎踞,坏墙时有夜乌啼。


采香径断来麋鹿,响屟廊空变蒺藜。

吴门古都会,畴昔记曾游。
轻帆卸处,西风吹老白蘋洲。
试觅姑苏台榭,尚想吴王宫阙,陆海跨鳌头。

六门车马簇飞埃,小垒依稀说旧台。


暇日暂迂羊傅驾,他年便是岘山隈。


勾吴于越千秋梦,范蠡西施一种才。

怪西风、晓来敧帽,年华还是重九。
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
微雨后。

目极长亭更短亭,观风使者节初停。


潮头东去和云白,山势西来绕郭青。


艳冶莺花春入望,太平门户昼长扃。

牙旗分队卷芳埃,独上姑苏百尺台。


南斗下临东海近,青山多在白云隈。


谩劳此地兴亡恨,共仰中朝将相才。

远树苍苍佛塔孤,姑苏台上望姑苏。
塘船载酒穷秋渚,芦簟铺云醉石湖。
一镜光芒连睥睨,九龙飞舞下平芜。
蹑屐重登昭赐楼,吴粳今是八回秋。
驿夫迎舫惊生客,稚子循廊感旧游。
塔影带云横树杪,鹊声和雨下城头。
古驿西风起,中含水国秋。
官闲公馆静,鸟下吏人休。
移簟微凉入,登台晚兴留。
鹤市登高日。
舒倦眼、万叠青山攒碧。
天外归帆,天际归云,断桥人寂。
乔木古台荒。
野径苍苍。
杜鹃声里怨斜阳。
台榭已芜没,江山非昔游。
鸟啼烟树里,日落古城头。
源水闻吴曲,青枫系越舟。
送客古台下,系马古台阴。
日落黄尘起,马嘶青草深。
古人俱白骨,遗像空黄金。
有客携诗此远游,栏干倒影没寒流。
千年歌舞浑如梦,九日登临总是愁。
故国黄花应未晚,孤城残柳不禁秋。
中心不必兮子胥何为?怀直道而骤谏,遭重昏之见危。
将渔父以抗迹,且垂钓于江湄。
雉堞晴开倚碧空,百花深处馆娃宫。
美人歌舞流云外,相国祠堂落照中。
野烧烟荒迷远树,寒江沙涨起长风。
巍然杰阁俯尘寰,暇日登临破旅颜。
丹阳城接大江流,雉堞犹余六代秋。
《白纻歌》随元子去,青山名为谢公留。
楼台迤逦轻烟合,吴楚微茫落照浮。
若有人兮山之巅,餐风饵露凌云烟。
肌肤冰雪双眉妍,手弄白日旋青天。
七真历历列我前,叩之不语惟笑嫣。
规模高敞俯城池,未必斯台是故基。
风月祇招人感慨,江山不管国兴衰。
几年勾践雠思复,终日吴王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