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封谏疏彻银台,感愤题诗醉墨堆。
唤醒菊边秋寂寞,烂游松下径萦回。
参军逸韵频攲帽,诗老多情不放杯。
平生秀句诵随州,今日身亲历胜游。
欲赋江山无好语,强赓归鸟与孤舟。
洲以檀槽旧得名,风来草木自成声。
青衫司马令人恨,只作浔阳送客行。
堂上横看江上洲,洲边春浪拍天浮。
晴栏倚遍无多景,浩荡时时没白鸥。
别意写不尽,登高再送君。
寂莫一分手,秋风吹白云。
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
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
田里今年少叹嗟,前溪敢放夜痕加。
天开璧玉三千岫,水绕黄云一万家。
古寺安闲茶可饱,深村取次酒能赊。
幽居在山腰,斯堂近山顶。
松竹琐阴翳,轩窗辟光炯。
先生为题榜,醉墨重九鼎。
梵宇峥嵘枕石头,倚风极目立荒丘。
黄花覆地初经雨,白雁横云带远秋。
城郭已非山故在,江淮失险水空流。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揽胜同登万仞颠,凌风遥望海门天。
千家村郭群峰绕,一片飞云远树牵。
古寺僧还除藓径,空山客到觅清泉。
束带缚吏事,发狂中愤兴。
世情多面朋,噂沓恶背憎。
缅怀数君子,皎皎莹壶冰。
融融暑未阑,悄悄夜方午。
命驾聊叩门,寻幽得兹土。
俯瞩但苍茫,前瞻何卤莽。
土润伏新金,阳歊困亭午。
曦御驻征骖,朱光彻厚土。
鸟雀噪阶除,蛙蚓鸣草莽。
大火气方炽,新金伏未兴。
茅屋苦卑陋,蕴毒空自憎。
流汗常被体,涤烦屡饮冰。
蜗舍不容膝,烦歊局寝兴。
岂惟倦束带,絺绤犹云憎。
清微跨城角,窣兀疑凝冰。
雉堞亭亭倚翠微,高楼袅袅弄清晖。
共邀嘉客扶筇杖,骤喜凉风振羽衣。
过雨山川颜色好,投林鸟雀噪声稀。
永日留烦暑,斯楼得屡登。
向来知异境,高处若无凭。
远岫生云直,轻风蹙浪层。
海棠冬暖亦狂花,步绕畦区羡物华。
微雨苍茫低塞雁,寒声寂历到汀葭。
映人清绝梅松竹,照眼黄垂橘柚楂。
一夜寒窗剪烛花,细寻诗派忆京华。
爱人欲赠两溪竹,吊古谁荒大泽葭。
味永黄鸡羹苦菜,香清沈水煮榠楂。
一年好景负黄花,洗眼江梅傲岁华。
把酒欲从天问月,知时谁解管飞葭。
人情似水多泾渭,世味如禅说蜜楂。
十日狂风,都断送、杏花红去。
却是有、海棠枝上,一分春住。
桃叶桃根浑未觉,樱桃杨柳成轻负。
迤逦清居台,连延白云外。
侧聆天上语,下视飞鸟背。
君不见,清凉山前一灵石,一片方方大如席。
云是文殊说法座,千古流传夸胜迹。
我生闻说自孩提,将信还疑难考索。
不尽登临兴,登临欲二更。
塔镫红到寺,江月白连城。
我独邀幽赏,人多限俗情。
扶杖登高怆客魂,西风黄叶满前村。
林间佳菊能留客,江上名山总到门。
饭罢楸枰消白昼,酒阑钟鼓报黄昏。
重看长剑出乡关,轣辘单车道转艰。
梦远莺花居上谷,楼临风雨望郎山。
惊心客燕逢春老,回首长楸落日闲。
我立永丰巅,首阳向我峙。
遂之清风台,以访墨胎氏。
郁郁松柏林,悠悠滦漆水。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