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望高楼夏亦寒,山重水阔接长安。


修梁暗换丹楹小,疏牖全开彩槛宽。


风卷浮云披睥睨,露凉明月坠阑干。

武林万山,皆自天目分发,故《地钤》有“天目生来两乳长”偈。
冬日木落,作天目看山之游。
时得天气清朗,烟云净尽,扶策蹑巅,四望无际。

记刘子,语我苏门山好。
更百泉、澄泓萧瑟,雷辊千尺银瀑。


乱松崖、经声夜落,古溪、樵风晨噭。

夜投山店醉眠休,早起茫茫揽敝裘。


更向松间寻旧侣,要于雪后倚高楼。


几重碧殿深相映,万里瑶台俨若游。

古来云海浩茫茫,北望悽然欲断肠。


不得中州近消息,六龙何处驻东皇。

孤城南面敞琼台,千里川原指顾开。


试向绿云深处望,海山浮动见蓬莱。

已上嶕峣又佛台,正逢秋霁夕阳开。


地穷江海与天际,山自岷嶓夹水来。


南国中原同下頫,华林衰草几千回。

江上冥冥风浪生,阁中清眺会儒英。


野舟冒险只自度,汀鸟避人时一鸣。


四海登临吾白发,万山回合此孤城。

城畔芙蓉,爱吹晴映水,光照园庐。
清霜乍凋岸柳,风景偏殊。
登楼念远,望越山、青补林疏。

碧岭穹林相倚倾,隔溪啼鸟唤春晴。


松间石上堪题句,怕有人来识姓名。

离离四五百竿竹,落落二三千尺松。


深结秋阴应憩鹤,高蟠云气欲成龙。

护法俨神龙,诸天拥梵宫。


楼台春日丽,海岳画图雄。


浦树重重绿,园花灼灼红。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国家全盛似金瓯,江汉澄清控上游。


帝子几时临北渚,庾公何处倚南楼。


云来巫峡祠空在,霜落荆门树自稠。

陶公爱九日,而我一樽随。


郊寺隐松叶,主僧开菊篱。


背人南雁疾,留客晚钟迟。

清霜涂峻坂,晚日下西岑。


客舍黄花满,关门红叶深。


亲朋九日饮,乡土百年心。

燕郊载酒日,汉殿佩萸时。


强赴重阳会,元无三径资。


寒城淡古木,返景透疏篱。

晚风盘石坐,江回泛晶荣。


集有通蛮舶,邮无驻节亭。


树团龙骨怪,竹磔猬毛腥。

岧峣飞阁冠层城,暇日登临景物明。


万户莺花春上苑,九衢车马汉西京。


烟开宫柳重重出,雨静峰霞片片生。

舟泊湘灵下,龙门拍浪催。
花飞平地雪,鼓击九天雷。
惊醒江湖梦,伸长袜线材。
风萍殊偶尔,登眺亦相从。
南郭一为别,西山无此踪。
孤吟籍衰草,遗响咽寒松。
夫君自合代王言,暂寓空斋八九椽。
尽日清谈挥麈尾,闭门危坐爇龙涎。
诗囊遣兴随时赋,茗碗袪魔对客煎。
方欣秋气爽,庭户生凉飔。
俄然毛骨冷,霜露侵人衣。
乍霁还可喜,领客登翠微。
井画周遭百雉峣,白云凝望一身遥。
鳞分万井开名郡,鳌拥层栏概紫霄。
泰岳遥连天际晚,蓬莱浮动海东潮。

南国新秋至,凭高忆所欢。

欲裁芳杜曲,遥寄碧云端。

落木城边暮,孤鸿天际看。

越台枕郊郭,吟眺喜逢秋。
山向庾关断,江从郁水流。
菊湖荒藓没,花坞夕阳愁。
雉堞周围曲水隈,观澜桥畔尽亭开。
同心喜有□花伴,即景惭非作赋才。
淮上忽闻停戍角,济中相与乐仙杯。
东山览胜陟岧峣,历尽天门绝市嚣。
敢道居高能小下,似缘心远得神超。
乡关路入梅花近,祇苑经翻贝叶遥。
花宫寂寂俯中流,四望风烟入早秋。
赤日浮光摇海树,青山倒影射江楼。
梵钟渔笛时相和,去鸟归云各自由。
滕王高阁入虚清,万里银河倚槛横。
七泽风烟秋澹澹,九江波浪夜冥冥。
斗间不见龙骖影,云外空闻凤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