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花甲人间亦易回,吾兄怀抱几时开。


云师暂引秋帆去,风伯还将暮雨来。


社酒香消荷叶冷,楚歌声起竹枝哀。

乔木吴阊带浅莎,子云亭下即烟波。


那知九日黄花艳,重听千秋白雪歌。


霜色乍侵罗袂冷,月光偏向玳筵多。

一闸复一闸,牵舟菀柳阴。


惠通名肇昔,疏凿利从今。


波浸城皋远,源分苑内深。

昔上鞚飞壒,今来航素波。

中流牵锦缆,临泛兴如何。

柁转郡楼失,蓬开山翠多。

桑田变东海,此语闻自昔。


嗟我百年人,耳目讵能识。


谁言钱塘江,遂有车马迹。

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


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

今日何曾独自来,船中相伴有诚斋。


须知不局诗编里,妙用方能处处皆。

去燕来鸿两不群,将归惆怅晚逢君。


苍龙锈涩寒无语,白雪声高旧有闻。


解组欲裁平子赋,怜才谁荐长卿文。

同捧天书拜紫宸,独驱羸马出京门。


十年滥禄惭儒术,六帙归田荷主恩。


夹道莺啼千骑合,连城虎踞万营屯。

达观寺前春水深,维舟汀树一登临。


坐怜旧日经行路,愁绝新年怅望心。


苍峡雨声寒㶁㶁,白沙云气暮沉沉。

放船惊雨过,下马报诗成。


不拟当深夜,犹能念别情。


梦随书帐远,寒入缊袍轻。

遍寻山寺穿云子,归戏风波踏浪儿。


事业如斯官给廪,庐陵米贵有人饥。

江风吹雨洒江烟,薄暮携筇独上船。
鸟鹊声中传意去,白鸥群畔对愁眠。
春山笋蕨三年梦,客路云萍万里天。
南征殊不恶,乐事总相关。
马上行思句,舟中卧看山。
尽收烟景去,满载月明还。
殿阁凉生雨霁秋,紫皇晨御翠云裘。
仗移日转双龙阙,诏下云开五凤楼。
英荡荧煌颁授节,羽旌杂遝拥鸣驺。
古郡裁仪自太平,百艘初奏夜严声。
渔挝鼓史催三奏,龙角单于动五更。
岸柳青烟留帐饮,堤莲红焰耿纱明。
篮舆出郭转墙隈,欲老芙蕖尽意开。
天气已凉犹索热,官身得去未忙回。
舟行何物非诗句,病后无情是酒杯。
南池好风景,行侣赏心违。
地静日光薄,亭深花气微。
鱼知寻藻乐,燕喜傍人飞。
日日劳劳历万重,湘东舴艋意偏浓。
悠然已过湖南境,一夜潺湲听不穷。
闾门烟树此时分,回首春江惜鹭群。
金匮虚当东观草,荷衣实负北山文。
花前酒尽人将远,雨后帆开日未曛。
击汰芋江上,前峰日半含。
山容晴亘翠,水色净拖蓝。
帆饱行偏驶,舲虚坐正堪。
舟发秦淮暮,西风正面来。
朝从大江溯,风转两帆开。
白鸟晴逾洁,黄芦冷未摧。
分携各有中年感,欲别仍留到海隈。
一水乍明初日上,晚春才了早荷开。
故园风物寻常过,别梦江湖取次回。
日晚凉生洛水头,行人初上木兰舟。
暂辞案牍为公暇,且与琴书作漫游。
永夜窥床怜月色,短篷欹枕听溪流。
积雨连城黯未收,冲泥何似问江舟。
膏车柳外回纡径,倚棹鸥边濯远流。
畏日却无三伏暑,雄风先送二仪秋。
年年指作还乡计,不道还乡是此年。
便整朝衣辞汉阙,旋收行李上吴船。
皇恩未报儿孙在,清论犹存首领全。
危楼千尺傍云梯,帘卷晴空雉堞齐。
丹凤朝飞银汉接,苍鲸夜吼海天低。
潮声欲落青鸾杳,树色全荒杜宇啼。
江流不知几曲折,但见远树合复分。
上滩下滩橹声急,眠沙白鸥如不闻。
山行畏迟舟欲速,试较里程翻诘曲。
邹湛葛疆往过此,幕中佐曹畏简书。
习池岘首自今古,故时悲喜成空虚。
越王之孙府从事,恶人亦作俗吏呼。
临艎西溯近神坰,六辅联疆见驿亭。
千里暮霞烘日脚,一篙春水皱天形。
野桥烟火微分市,曲岸渔樵别有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