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暮节乘原野,宣游俯崖壁。
秋登华实满,气严鹰隼击。
仙菊含霜泛,圣藻临云锡。
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
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
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
城畔群山亦不遥,县斋终日对岧峣。
登临白帻还高士,海国青天自暮潮。
南浦佩环心欲折,北风樽酒鬓随飘。
作赋三秋客,登高九日筵。
寒螀啼草露,云雁下江烟。
洞窈层城外,山浮积水前。
作吏当周道,登临能几何。
岁随今日尽,春向暮云多。
海色连睥睨,山尊对薜萝。
群阴渐以尽,微阳入短楹。
岸帻观云物,悠然同丘生。
所志岂凡近,谁甘绊浮名。
薄暮孤城逸兴催,远寻天半九成台。
风烟水石无今古,鱼鸟帆樯自往来。
去国未留王粲赋,悲秋空羡宋生才。
人文地气翕然升,雁塔方高岂计层。
便待参云惟此级,何曾插汉不容登。
平畴拔地明孤起,远嶂临江欲共凭。
重阳抱病起登高,暂倚危阑醉浊醪。
半夜浮生闲未了,欲随山月卧蓬蒿。
望望玉台秋可怜,登高心事转悽然。
黄花牢落东篱晚,细雨霏微九日天。
杳杳秋空遥度雁,依依海树半浮烟。
扳缘石径上云层,数十年来又一登。
涧水松风浑落莫,玉台空忆旧时僧。
圣世乘槎客,凭陵作赋才。
人间九月节,天上一封来。
舄履寒霜湿,登临曙色开。
栖凤形偏胜,登龙兴正长。
星桥连岫出,石屋纳云凉。
波影千山动,秋声万木扬。
绝壁凌霄迥,寒江抱径斜。
山人探旧碛,汉使蹈新沙。
白石苔成绣,红桃蕊偶花。
握符临玉简,奉檄指金陵。
岭月随单骑,江风赋大鹏。
天涯成远别,水部正先登。
百年能几遇重阳,逐伴登高引兴长。
邑宰喜陪元亮饮,参军那似孟嘉狂。
山云映水摇秋色,浦树含风送晚凉。
纵步凌高巘,招携酒伴同。
偷闲谁学少,烂醉为成翁。
山骨逢秋瘦,松鳞映日红。
衡门秋飒绝嚣尘,三径潇潇旧隐沦。
老去菊萸犹自媚,节临兄弟转相亲。
插花欲满参军帽,洒酒惭非处士巾。
四面山围屋,三洲水绕城。
帆樯树杪出,楼榭镜中明。
古桂含霜色,长松隐浪声。
千仞峰头倚汉高,重阳登眺兴偏豪。
云迎马足花如锦,身近天衢露满袍。
泛菊饮馀千涧晓,呼卢声彻万山号。
九月九日西山爽,都门车马纷来往。
白玉装轮流水飞,黄金作勒游龙上。
帝京佳节异寻常,山间满目生辉光。
今古闲情貉一丘,节经登眺仰吟头。
诗豪得酒成敲钵,令肃无花把当筹。
短发潇疏侵老景,乱山寒瘦动悲秋。
雨溪云碓杂村舂,万顷腴田绿海中。
绝顶日晴堪野眺,稻粱馀粒落征鸿。
楚洲寒意动,忽感授衣天。
白雁投斜日,黄花隐暮烟。
秋残风雨后,鬓改滞留年。
十里招寻湖上行,湖光山色近人明。
到来云谷花频插,莫厌龙池酒数倾。
木杪寒猿窥旧窟,瓮头秋蕨露新茎。
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
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
佳节惊心值异乡,登临聊复过山庄。
茱萸共卜明年健,菊蕊犹悭此日香。
野外行厨溪蔌嫩,云端作戏舞衣凉。
蓬莱之山东海水,滔滔东奔吾不知其几千万里。
长江大河一线来,安问洞庭与彭蠡。
嘘噏百川天轮浮,鼍为城廓蜃为楼。
凭高一舒啸,尊酒白衣来。
天地秋何处,茱萸晚故开。
老深庾亮兴,君亦孟嘉才。
重阳前一日,携酒访仙家。
雨过石桥滑,林幽景物赊。
清歌临宝地,剧饮对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