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来何处得庖鲜,白日村边响夜舷。


布被蒙头呼不起,真成至日闭关眠。

越阡度陌。
凉云下芜城,一例萧索。
故山可隐,名园有主,不闻残角。

石梁驾丹壑,赤城横紫霄。


天台八万丈,的皪悬霞标。


司空毓灵秀,龙跃随神尧。

侬居清溪,郎居白石。
途中相遇,宛若旧识。

白石山中风景异。
先生日日怀归计。
何事黄冈飞雪地。

四山寒色。
把瘦魂唤醒,声声长笛。
绿萼乍舒,缟袂盈盈谩攀摘。

注禽经,勘竹谱。
雁过一声声橹。
东风紧、又小院飞梅,打窗如雨。

恰一夜、雨收蒙絮。
清到南轩,见山窗户。
掠水捎烟,燕雏轻俊,已如许。

山本无情不解愁,年来底事也惊秋。


古今阅尽兴亡恨,知为何人雪满头。

娇女烟飞,新歌云散,倚秋无力。
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
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

春阴一片。
隐接吴王苑。
苍苔冷、废池芜馆。

少日狂欢及此时。
六街游遍少人知。
而今别有幽寻处,明月相随共款扉。

数竿竹色。
待有心付与,情人裁笛。
唱了阳关,客舍青条已堪摘。

镜中瘦。
相思付与章台,尽染娇柳。
数行天际岫。

石城二月嬉春处,河楼不断弦索。
慢妆劝酒,诗题细字,袖边裙角。
东风太恶。

石壁精庐。
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
旧时胜游堪记,长铗归乎。

烛影送寒,吟笺呵粉,前游欢事何许。
瘦筇支万里,好语萦千古。
怀沙任君自赋。

万荷深处,话闲云,曾约同舟仙侣。
一叶浮香人不见,还对冷红无数。
此际江南,娟筠小簟,坐稳横塘雨。

液池擎艳,渌沼含馨,湿云飞满凉翠。
千叶香心,荡三十六湾秋意。
倚盖天长,浣衣人杳,卷波无际。

去家无十里,过岭即他乡。


避地身三到,伤时泪数行。


高檐齐古树,新屋背斜阳。

东望龙山一片云,飘飘径度大江喷。


金山楼阁中流见,天界钟竽白日闻。


雁下湖田秋欲暮,鸟飞淮浦路遥分。

太常天上缀清班,家在金华紫翠间。


昨日朝回见图画,双松正对石门山。

金华金华相望高,城中秋树见毫毛。


武山云气长来往,只驾仙人皮与陶。

仙人手可接飞鸿,落日长天惨淡中。


赣水直流三百里,越王台下却如弓。

西北群峰势最雄,云霞倒影落塘中。


几年却上岩前石,坐看匡山出日红。

盼得春来,春寒春困,陡顿无聊。
半剔残釭,片时春梦,过了元宵。


空山暮暮朝朝,到此际、无魂可消。

白石子,读书白石之山,自小放迹烟霞间。
十八挟策于明主,万言入奏开天颜。


飞腾咫尺绝霄汉,倏忽羽翰生尘寰。

平生未踏洞庭野,亦不曾登南岳峰。
因君谈旧游,恍如常相从。


江淮历历转湘浦,裘马意气传边烽。

诗眼玩尘世,漫作威凤鸣。


经行苕溪水,乃见白石清。


拂衣鉴须眉,唤起仙骨惊。

不学乘桴游,却为鞭石计。


凭虚招米颠,花浪沾清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