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步步景通真,门前众水分。


柽萝诸洞合,钟磬上清闻。


古木千寻雪,寒山万丈云。

白鹤山人如鹤白,自抱山樽留过客。
要看修竹万琅,更对名花春雪色。


山樽本出山下泉,过客醉去山人眠。

萧散林下风,霜毛极清润。


为问载高轩,何如弄闲影。

咫尺糟丘即洞天,狂歌一一总通禅。


无生不使神仙得,却老休将服食传。


双岳乍分空雨外,二江长合乱云边。

袈裟身似岁寒松,白首栖闲祗鹤峰。


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


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

江山故宅一丹丘,手泽萧森古木秋。


放逐若非同澧浦,文章争得老罗浮。


虹桥已为灵妃作,玉带还因老宿留。

三闾昔日是仙人,苗裔如君亦上真。


笙鹤不归高岭上,彩云空绕碧浯滨。


离骚一卷皆丹诀,渔父千秋有后身。

日入林初静,山空暑更寒。


泉鸣细岩窦,鹤唳眇云端。


拂榻安棋局,焚香戴道冠。

平生心事向玄关,一入仙乡似旧山。


白鹤唳空晴眇眇,丹砂流涧暮潺潺。


尝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

二苏遗笔匿仙扃,贤宰来求为发明。


字久半随风雨剥,气豪犹入鬼神惊。


终疑鸾凤骞云去,不假江山到骨清。

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


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


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

噫嚱乎嗟哉!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已降宁远军节度之副使,更令惠州与安置。


两徙合江楼,两迁嘉祐寺。
白鹤新居始经始,上梁文已成,凿井事兼纪。

九霄飞瀑下云中,门闭仙祠石藓红。


白鹤不来丹凤去,笙箫松柏自天风。

谈天终日口澜翻,来乞清甘醒舌根。


满座松声闻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


淡中知味谁三咽,妙处相期岂一樽。

鹤岭翠微分,山行半白云。


停骖不忍去,前路市声闻。

祇园隐城角,开轩极幽邃。


日影转不到,居常抱秋气。


余兹度炎燠,一局忘万事。

明公双鹤未易知,志在赤霄万里外。


低头啄泥不自聊,拊翼向人几可爱。


北风崩云三尺雪,侧睨天池颇愁绝。

白鹤孤峰旧识名,今来一倍借劳生。


日斜山寺临秋水,木落寒皋见古城。


有客扁舟过渡口,何人高枕听江声。

闲上箫台顶,山深喜路通。


人家烟色里,古寺水声中。


金溅星犹在,丹成灶已空。

乘风同矫翮,瘦骨是胎仙。


别去冰弦怨,归栖珠树连。


吹闻缑氏岭,寒忆帝尧年。

慨息元军破宋诗,老僧邀请读残碑。


山中竹院堪幽赏,无奈斜阳欲下时。

倚帏慵困不成眠,中酒情怀常恶。
连夜催花风作。
还向高楼觉。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


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


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

白鹤白鹤情最闲,托足高向长松树。
飞鸣在天或在渚,斥鴳焦鹩不得附。


睥睨上下具性灵,一唳空虚下白露。

草树烟云满眼秋,长河横岭共悠悠。


觅归未得登临怯,与世相违俯仰愁。


万里音书无过雁,百年心事倚危楼。

阑风长雨连霄,昨朝晴色随轩骤。
松声花气,江烟浦树,如相迎候。
山送青来,僧随麦去,山为吾有。

峰头鹤已去,槛外水空流。


明月山间夜,萧萧古木秋。

瑶池前夜宴初开,风驭云軿自往回。


为问紫姑何处去,鹤群长绕此山来。

白鹤峰头日暮云,忽惊秋色又平分。


尊开谁共黄楼月,赋就前无赤壁文。


欲揽烟霞归笔底,更新楹桷照江濆。

龙门万仞郁巑岏,为赋缁衣礼数宽。


江上开尊星已聚,峰头归鹤夜初残。


歌声舞影银灯合,枫叶芦花玉露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