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晓立斓斑拜二亲,拥门贺客半诗人。


月三十斛菊花水,秋八千年椿树春。


每有传闻须说项,明当召入定留恂。

休兵三十有馀龄,铁马曾来似不曾。


寒士喜从贤御史,闲人许识老名僧。


画船处处歌春雪,厦屋遥遥贮腊冰。

三月晴过半月春,真成好景与良辰。


簪花骑马多游女,掷果呼猿不畏人。


湖山行乐有心赏,天地太平无战尘。

世间春暖此间寒,万树阴阴万竹攒。


骢马来游人不避,画龙谁写我频看。


馀生久已忘三黜,高会犹容预四难。

渊静涛飞亦壮哉,冷泉亭右闸初开。


一时变作跳空雪,万众惊闻喷壑雷。


老鹤远过彭祖寿,巨杉何啻盛唐栽。

年年时节美春三,谁识湖山绿似蓝。


万户栋梁双语燕,千村桑柘两眠蚕。


鼓钟下竺寺连上,香火北高峰胜南。

三溪会汀州,上有仙人居。


乃是丁令威,玉佩摇琼琚。


高秋下风露,水清映芙蕖。

瘦马春城曙色分,长年奔走愧移文。


几时黄鹤山房下,松火茶铛煮白云。

短褐诗人瘦十分,平生不作送穷文。


几时结屋孤山下,为觅梅花种白云。

白首相逢叹暮年,楝花风后草连天。


单车载月来林下,樽酒移春入座边。


野老争持寒涧水,山灵尽扫暮庭烟。

三年幕府鬓成霜,剩得行歌载道傍。


瓜戍春浓官又满,莲池人好水尤香。


燕然碣石去程远,江水云山看日长。

秋水城下碧,秋山城上青。


水晶出宫阙,云气到车軿。


风流五马贵,六客联华星。

河间王郎后王粲,文采风流发奇干。
十年挟策胄子学,博士先生此邻县。


登楼作赋少追骚,六代同风扫糜烂。

僻性稍疑木石亲,得君添作眼中人。


披襟却带烟霞气,选韵浑忘簿领身。


乡县酱油应染梦,湖堤梅蕾已含春。

辨才将九十,及见开皇初。


不知虞褚辈,得似老僧书。


尤物世希有,昭陵劫灰馀。

登临送目际天涯,人物风流胜永嘉。


已溯清流乘画鹢,尚留醉墨看涂鸦。


长空黯淡吹云叶,别浦微茫蹴浪花。

扶桑暾出犹苍凉,轩楹照耀瞳眬光。


金矿铸橘一点火,丹心倾葵方寸长。


如中朱乌秩东作,似鸣仓庚眷载扬。

郡邑溪山在,风尘寇盗馀。


长怀管宁去,未卜屈原居。


计拙忧虞剧,闲多礼法疏。

西岭千秋白,山阴六月寒。


终然天外远,宜尔座中看。


映日光相射,含云气独完。

独移兰棹钓沧湾,风细波澄夜景闲。


却渡九溪歌九曲,不知月上浸亭山。

忽不乐兮心惨悽,闻君移家当远暌。
手牵稚子候慈母,路出龙洲莺乱啼。


江烟冥冥江水绿,彩鹢班班照春服。

使君昔隐灊川曲,惯逐山樵伐云木。


一从去作宪幕宾,长忆灊川好林谷。


灊川之东山插天,中有峭壁何崭然。

十角黄牛两具犁,山南山北趁幽栖。


杏花开后菖蒲出,春雨鹁鸠相应啼。

家在松萝杳霭间,屋西流水并沙湾。


可怜万里怀乡意,日上高城望北山。

渡江一望一咨嗟,水绕田园径路斜。


多谢野人相指引,青松岭外第三家。

屋角桃花深浅开,临溪欲过复徘徊。


谁知不是寻春者,自为山人看竹来。

闻说移居地,还依孺子亭。


对门湖共白,一路柳长青。


仕已沾恩露,庭应聚德星。

抱檄诉邻饥,开关破贼围。


近随兵帐出,远送米船归。


吴水波涛恶,西山草树稀。

昔别已千里,新愁复四年。


风尘不可见,江海一凄然。


才想群公荐,名因过客传。

生来虞乱极,身后见时清。


每叹多才累,翻怜一死轻。


慷慨论交契,沈酣托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