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邻安得如渠白,西域何曾有许香。


苏二聪明真道著,杏花恐不敢承当。

纵赏梅园彼一时,枝头往往挂参旗。


可怜铁汉今衰飒,榾柮炉边自锻诗。

久作辽天独鹤飞,镜鸾馀念尚依依。


荒山野水苏溪路,愁绝鳏翁挈影归。

中军晚岁甥辞去,左相今朝客不来。


看取少林诚长老,死生林下伴寒斋。

禅学年来亦自衰,大丛林属小阇梨。


寒翁庵子如蜗壳,却有弥天释住持。

三茔相望一牛鸣,来扫新松百感生。


季札旋封丘哭墓,晋人谬谓圣忘情。

光霁丰标今寂灭,灵明根性讵消磨。


夜来一段佳风月,不见尧夫只见窝。

鬓边雪映眼中花,更阅人间几岁华。


丁未老人开七秩,尚携鸡絮到君家。

比丘会泣别瞿昙,秦失三号吊老聃。


自笑此翁非铁汉,白头来此哭同参。

鹿门陈迹有馀哀,犹记庞公返自崖。


行到当时相送处,不知老泪自何来。

浮空紫气何须尔,度世金丹岂有之。


函谷不烦关尹出,城南莫遣树精知。

汉腊谁留十五年,琴亡岛屿尚苍然;


野人偏爱甘棠树,义士犹吟「华屋篇。


海有浮鸥怜后死,村无眠犊忆前贤。

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
征车随反照,候吏映寒芜。
石濑侵行径,溪云拂路隅。
高城落月雁飞斜,数亩沙田稻亦花。
路绕曲河十八度,人栖■石两三家。
堠烟山霭争明灭,戍笛秋声并惨嗟。
白河入口石塘城,上流元自古开平。
岩立星辰孤堕影,野清刁斗空传声。
戍楼倚月横吹动,虏帐烧腥远火明。
破笈兵韬久已焚,床头仅有易书存。
一观周礼归来后,依旧白云深闭门。
人心六籍未尝焚,千古师存道亦存。
见说汶阳官路口,几年鞍马上君门。
不能随调转商宫,独抱瑶琴过鲁东。
霜满乌庭无过雀,非君谁与借东风。
发燥闻君响泮宫,玉溪旴水限西东。
惜哉宴罢瑶池晚,乃在崇台拜下风。
高霄岩近石塘清,乱定归来喜称情。
架石起楼成别业,引泉注圃看新耕。
鱼谙旧沼吹花过,鹿爱深林绕树行。
陇麦高低径路斜,小池杨柳带人家。
东菑午饷柴门静,一犬篱根卧落花。
金华金华相望高,城中秋树见毫毛。
武山云气长来往,只驾仙人皮与陶。
仙人手可接飞鸿,落日长天惨淡中。
赣水直流三百里,越王台下却如弓。
西北群峰势最雄,云霞倒影落塘中。
几年却上岩前石,坐看匡山出日红。
万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苍。
细路百盘折,崎岖陟羊肠。
凉阴覆峭壁,萦回涧流长。
市夹河漘好,桥当浦口雄。
湿云低障日,斜雨急收风。
石岸蜿蜒去,松江杳霭中。
少微夜烛牛斗旁,南极老人歌寿昌。
黄木之湾扶胥口,三江东汇磐石塘。
石塘浩溔千百顷,银涛遂入沧溟长。
黑风吹海天地青,四野八荒云画暝。
洒作人间三日雨,萧飕似带鱼龙腥。
神鞭鬼驭走万骑,居高建屋倾千瓴。
水陆尽经过,地暄晴更和。
鸟声临水近,人影向桥多。
细雪倾残橘,轻冰脆立荷。
我闻石塘山水好,溪浸冰壶四山绕。
上山回首望前山,更有三华似三岛。
人家簇簇如桃源,不餐松柏身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