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宦途流转几沉浮,鸡黍何年共一丘。


动辄五年迟远信,常于三伏话羁愁。


月生后夜天应老,泪落中岩水不流。

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


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


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

秾李有佳色,不如兰芷香。


鸣禽矜爪觜,肯入鸾凤行。


若士自有偶,俗子自有肠。

鹤伴前溪栽白杏,人来阴洞写枯松。


萝深境静日欲落,石上未眠闻远钟。

竹溪深处猿同宿,松阁秋来客共登。


封径古苔侵石鹿,城中谁解访山僧。

云容覆枕无非白,水色侵矶直是蓝。


田种紫芝餐可寿,春来何事恋江南。

窗外晓帘还自卷,柏烟兰露思晴空。


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乘屐著来幽砌滑,石罂煎得远泉甘。


草堂祗待新秋景,天色微凉酒半酣。

避暑最须从朴野,葛巾筠席更相当。


归来又好乘凉钓,藤蔓阴阴着雨香。

佳句成来谁不伏,神丹偷去亦须防。


风前莫怪携诗稿,本是吴吟荡桨郎。

十里松萝阴乱石,门前幽事雨来新。


野霜浓处怜残菊,潭上花开不见人。

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鱼。


台前过雁盈千百,泉石无情不寄书。

晓景半和山气白,薇香清净杂纤云。


实头自是眠平石,脑侧空林看虎群。

暗窦养泉容决决,明园护桂放亭亭。


历山居处当天半,夏里松风尽足听。

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


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


草香石冷无辞远,志在天台一遇中。

季春人病抛芳杜,仲夏溪波绕坏垣。


衣典浊醪身倚桂,心中无事到云昏。

漾漾黄河流,水声驰天末。


秋风吹高原,禾黍夕烟灭。

天垂碣石雨,人隔燕然雪。


竟尔驱车行,音容自兹绝。

金绯虽被躬,余怀日飘瞥。


诗韵成孤赏,讨论谁为竭。

群苕忌孤秀,亡羊境纷列。


郎秩今再满,良友将乖别。

唱郢同声人,昌辞忽中咽。


昃影薄下舂,日垂虞渊辙。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


与峕进止,出行施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

黄叶从风散,暗嗟时节换。


忽见鬓边霜,勿辞林下觞。


躬行君子道,身负芳名早。

惜别佳人意,酬知列士肠。


妆台分凤影,宝匣现龙光。


莲锷谁同铸,菱花意对藏。

鳜鲩饮石乳,鱼中最温补。
字画尚茫然,何由食鲜□。
漆林自小足,水绕庵前竹。
朴也才通贯,众安无吠狗。
杞菊饭家常,山泉消昼漏。
芦雁来蔽空,青眼思朋旧。
孙八远在虢,丹霞绚崔苍。
耳目虽清远,志愿多参商。
陆沉众人中,白首滞铅黄。
舒州寄官舍,舍在潜峰下。
密迩豫章城,山川无十程。
音书常络绎,日日通消息。
一丘若共,稻斛方均。
矧敢多乂,糊口垂纶。
吏首化争,当串以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