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记饮君家又上元,氍茵红烛管弦繁。
江天水阔春无雁,衾枕寒深人闭门。
到眼风光悲旧雨,入年花事忆青樽。

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


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

幽寂旷日遥,林园转清密。


疲疴澹无豫,独坐泛瑶瑟。


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

只今枯条罥衰蔓,异时密叶如翠葆。


执斤之子久睥睨,簸米待薪已除灶。


寄言青云富贵人,金朱能得几时好。

世事我深谙委,人生他自奔忙。


刻木牵丝作技,几回弄罢凄凉。

秋晚园林疏静,天高风日明鲜。


中有支筇病客,三杯卯酒醺然。

山蹊久不到,落叶满秋园。


幽草自寒绿,晚花翘碧鲜。


鸡豚放斜日,鸥鹭下遥天。

扑粉曾过宋玉墙,一身生计托流芳。


不须长结东风怨,秋菊春兰各有香。

相逢迟暮亦嫣然,一晌魂消瘦蝶前。


随意幽娟成绝代,无名秋病老情天。


潇潇暮雨收残佩,黯黯红灯影坠钿。

采香径里目初成,露浥霜淩各有情。


微悴未关虫蠹事,闲愁偏向玉阶生。


凄迷旧色难为写,冷冽奇芬不可名。

望中谁实百芳庭,卷地凉风取次经。


入梦姞兰虚服媚,回心苏蕙是英灵。


孤根托处宁辞忌,沉醉闻时倘可醒。

秋园乔木对阴阴,已是寒山落叶心。


朔吹鸣空残角断,瘴云铺海万鸦沉。


问天惜日冤魂语,绝地排山梁甫吟。

天怜误认晚晴时,立尽斜阳欲去迟。


碧榭朱栏成永忆,金风玉露最相知。


无心采佩援琴操,终古芳香托楚辞。

卷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


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

风物已萧飒,晚烟生霁容。


斜分紫陌树,远隔翠微钟。


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

竹径通邻圃,清深称独游。


虫丝交影细,藤子坠声幽。


积润苔纹厚,迎寒荠叶稠。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


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

苍翠经宵在,园庐景自深。


风凄欲去燕,月思向来砧。


碧石当莎径,寒烟冒竹林。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馀闲。


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

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


草色寒犹在,虫声晚渐多。


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


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


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始怜春草细霏霏,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满园烟露蝶高飞。

凉风飞露冷飘飘,菱叶茨菰色渐凋。


莫叹林塘秋气早,五陵烟树亦萧条。

夕阳下西山,反照林杪赤。


初惊秋事早,远见霜叶色。


山林得吾心,消散理轻策。

摇落西风早,苍茫晚日斜。


木兰休紫艳,篱菊委黄花。


兴似陶潜赋,愁如庾信家。

惨惨高秋兴,萧萧欲暮天。


地荒逢败叶,日下听残蝉。


感物偏无赖,悲秋私自怜。

秋物足悲咤,丘园良考槃。


翱翔摅结虑,徙倚纵遐观。


爽气使心厉,凄风令自单。

空园过霜无馀绿,上有梧楸下兰菊。


疏阴虽存不自蔽,残香已断谁更续。


忆昔繁华今九秋,天时人事略相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