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其一】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其二】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攲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溪上望前峰,巉巉千仞玉。


浑舍喜翁归,地炉煨芋熟。

秋山瘦嶙峋,秋水渺无津。


如何草亭上,却欠倚阑人。

雨泣蘋花老,风摇稗穗长。


昏林喧宿鸟,秋院咽啼螀。


旧学成迂阔,初心堕渺茫。

屡访尘外迹,未穷幽赏情。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


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


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

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


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不是终南径,山中取遁逃。


小园何所有,细路未应高。


已恨锄荒菊,何堪弹种桃。

又自欲昏黄,高高上夕阳。


殷勤如有意,迟暮起相望。


牛背笛三弄,桑榆锦一张。

雨以田为壑,疏篱野水中。


忧天沈到底,有日出其东。


或谓扶桑巧,谁知梦峡空。

石是龙眠处,终无石可扛。


未应江动月,自是月移江。


本似岷山雪,今为岭表泷。

论菊何心傲,生时失众芳。


未须多晚节,政似委严霜。


北地飞飞击,东篱冉冉黄。

鹭闲如可语,飞去复何图。


但见振兮振,不知于此于。


难令公子浊,似是列仙癯。

沧洲开晚景,莽苍更依稀。


有鹭从中起,于天尽处飞。


数丝风冉冉,一片雪晖晖。

天阔雁何之,沈云字字稀。


明知从北至,又说是南归。


兵气侵行急,河声背影微。

榴压中庭坠,冰盘荐玉壶。


西风吹转绿,嘉实剖来朱。


摘向栏干近,安除海外无。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


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

身是秋风客,游梁更赋梁。


此时家在远,独坐夜偏长。


岁月黑貂晚,江湖白雁霜。

四顾欲何之,逢秋出自悲。


万山青未了,一叶落何危。


未肯哀穷巷,还因立别歧。

举眼秋萧索,乾坤岂不容。


叶因危后落,身是出时逢。


古木犹当道,西风小倚筇。

天意清如水,何曾染世氛。


秋风何处起,木叶朅来闻。


野有牛羊下,高无鸿雁群。

候虫鸣寂寂,秋老独何村。


怨语动行路,居人卧掩门。


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

四壁可谁语,一年将次休。


村行落叶晚,门掩候虫秋。


影有斜灯吐,贫无过客偷。

一叶寒金井,惟应独鹤知。


空山今夕泪,清露满空垂。


华表归来后,琴心感慨时。

蛩响何千百,人情自不禁。


馀哀动邻壁,最苦乱秋阴。


泣尽相思梦,惊残劝织心。

梧桐惊客梦,去住两茫然。


晓觉鸡鸣未,愁惟蟋蟀连。


江湖无汉地,家世本秦川。

一年看九九,十日见炎凉。


菊有霜前操,人无节后香。


就令无宿酒,也不似重阳。

菊满荒城道,馀生一笑难。


地非行乐旧,花自向人寒。


风雨何登览,江山共屈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