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


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


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

老去攀翻兴益奇,招携风月作新知。


但令春酿皆如此,百罚深杯亦倒垂。

茅檐竹坞两幽奇,岸帻寻花醉亦知。


崖蜜已成蜂去尽,夜寒惟有露房垂。

老来嗜酒无宾主,我醉应眠不遣卿。


如许此花同九日,为君采掇笑渊明。

故园桃李秋摇落,扫地无花可恼公。


近说城南王子妓,亦持红拂剧西风。

东郡疮痍日,苍生属此行。


二毛犹未见,五马亦为荣。


月对河关上,秋从海岳生。

平生豪气恐难除,尚忆咸阳五白呼。


诗似少陵惟欠酒,可能客舍事全无。

功名本是误成蝇,伎俩何劳更镂冰。


竹屋纸窗风撼幕,可怜挑尽读书灯。

地老天荒不爱才,呱呱哭后已留哀。


千年狗曲亡生气,一夜龙雷起死灰。


乱世诗书儒发冢,中原旗鼓将登台。

苦口人间度有情,一微尘里万魔生。


于今铲却机锋语,宴坐空山看月明。

袖君诗入白云去,吟向白云山上头。


潭底睡龙惊起听,万峰明月一轮秋。

雨露三春少,风霜一夜多。


从来有根本,不怕下枝柯。


楚岸枫相属,吴山橘与和。

西郊晴雾晓霏霏,回首京尘一拂衣。


上国莫嗟为客久,高堂初喜改官归。


洛城气候花才动,灞水风光絮恰飞。

秋水芙蓉映绿衫,殷勤送尔到江潭。


人能鸣世惭三凤,家有遗经是二南。


文入妙来无过熟,书从疑处更须参。

花簇红亭怅解携,敝袍犹恋故人绨。


双龙剑岂当年合,驷马车仍旧日题。


彩笔雄风横泰岱,铜符名郡控青齐。

春霄雾散日华明,版轿西来辇路平。


帘卷朱丝瞻日表,扇分翠羽见龙行。


千官绕仗容常泰,三字开编诵已成。

无分双清岸醉巾,苍头煮药与谁亲。


空烦食指报珍味,阻向歌喉听落尘。


槛外寒花应照户,座中明水定生春。

酴醾只作酴醾白,自得新诗添秀色。


花头已是戴恩光,更渍露华无气力。

肯为酴醾题好句,句成更肯轻相付。


明年公对紫薇花,欲得此诗无觅处。

墙里一区谁氏宅,照墙不作夭桃色。


翠条乞怪玉花繁,馨香借与新诗力。

玉笛晓寒梅片舞,谁可更将春事付。


薰然璀璨卧东风,亦是小轩清绝处。

行色西风入帝城,新凉吹稻雨开晴。


月明茅店五更梦,潮上溪船千里程。


老觉依依人去住,闲思一一我经行。

奉常自古号清卿,君去南京分外清。


案牍尽悬周典礼,官僚并列鲁诸生。


函香每月朝钟阜,访古常时到冶城。

又送容台去,分司识故宫。


一尊留夕照,双佩下春空。


地迥燕山隔,冰消潞水通。

南国旧衣冠,重游兴未阑。


文章周柱史,礼乐汉祠官。


台阁抡材久,郊亭话别难。

江头一系孝廉舟,能为秦淮几日留。


三尺芙蓉君自佩,何人不识是纯钩。

敬亭山馆五车书,谒帝承明有直庐。


酒态故怜嵇叔夜,赋才能让马相如。

同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雪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无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二月南宫看柳条,知君已上秣陵桡。


杨家制作多传后,苏子文章合在朝。


梦草池边歌郢雪,雨花台上望江潮。

姑之心,冰与清,妇之心,玉与贞。
谁知贞玉与清冰,两世一门双节并。


双节并,两心毕,百年只为三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