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端溪下峡急如弦,乘兴东移访戴船。


彩笔载来敲片玉,灵符飞去集群仙。


清晨望气三山近,永夜论心一榻悬。

楼对罗浮古洞天,三山清浪透前川。


琼章挥洒惊新语,霞里徘徊念昔年。


并驾同来非有约,和歌归去兴无边。

东望祥光紫气新,翩翩云外降飙轮。


何缘蓬岛来仙客,共道园林有主人。


戛玉敲金相竞爽,笔精墨妙总通神。

端州有莲社,闻欲入丹山。


思见宗雷久,方惭慧远闲。


临风裁素札,对月待春关。

西风一棹到仙城,话彻端州共此情。


洒落自然天下士,高闲犹近水云声。


材华令子知名重,老大如君觉世轻。

搜得青山骨,添予白昼心。


勇能离故土,老好入丛林。


一念行应到,千岩坐更深。

名园多胜事,延赏足烟霞。


片石开云细,回塘避径斜。


菊含霜后蕊,桃发春前花。

懒挟朱门瑟,归寻绿水园。


主人解簪组,留客开萝轩。


树密云迷径,池清竹映村。

六年一见韩山外,一别韩山又六年。


浮世即教如好梦,故人能有几离筵。


我曾苦句投罗水,君返枯藤破岳烟。

自从大罗山贼来,虔刘妇女驱婴孩。


千家万家室如扫,仓囷杼轴皆尘埃。


幕府专征有成算,汉军达军势如电。

嵩台东去过严城,虎旅遥看十万行。


山带星光开晓色,日高云彩炫春情。


昆仑关外夷方垒,浪泊沙边汉将营。

幕府邀宾绮席光,分庭人出浣花堂。


铙吹夜看江头月,帐饮秋飞峤外霜。


奏曲已逢刘越石,注书谁似杜当阳。

楼上与君别,无奈荔枝何。
西江一条组练,飞艇出牂柯。
此去日边万里,倚遍阑干千尺,斜日蜑娘歌。

贵池昔分袂,端江复倾盖。


屈指十六秋,华发惊老大。


云霄邈功名,荆榛森患害。

铜柱珠崖氛祲开,扶胥东望水潆洄。


风云一旦生屠钓,天地从新辟草莱。


永日复明羲叔宅,南风重播九成台。

水上黄龙出负舟,七星环拱待宸游。


短衣各自羞从虏,左袒何人不为刘。


失在东隅何损汉,至于南海实兴周。

铜柱珠崖日月光,弯弓东望尽扶桑。


风云本不遗屠钓,天地何曾外犬羊。


失在东隅非汉过,至于南海是周疆。

绛帐高悬端水湄,笔耕舌耨乐难支。


人中眉寿天中节,长命何须五色丝。

寿星高处紫云函,浮碇灵钟自不凡。


文石如今即安石,东山不卧卧星岩。

绿玉手中杖,金函肘后书。


逢人问方寸,知尔妙堪舆。


谁谓骑无鹤,犹闻食有鱼。

强年方入粤,晏岁暂还家。


数口我堪托,孤帆路不赊。


乡音殊未改,容鬓觉初华。

风雨长途黯不开,可堪新别故乡来。


江头薄暮聊停舸,客里逢君漫举杯。


秉烛剧谈消永夜,推篷暝色落荒台。

棹郎得便溯清流,忽报舟前晓雾收。
蛮语酬人翻自苦,好山不敢问何州。
闲云野鹤自乘风,偶度瑶台感郁葱。
四海一肩留着眼,五湖三亩乍飘蓬。
烦情不到无言处,高论应归有漏中。
疏钟岩畔发,孤棹峡中行。
是岸西方到,兹辰大圣生。
望农花雨急,问禁竹房清。
幕府临江旧镇西,袁郎风度几人齐。
笛声何处闻牛渚,高调犹疑似武溪。
习习谷风杨柳陌,山山茅雨鹧鸪啼。
恼人细柳,新蒲三年,已扫金台迹。
繁台尘土,钓台烟雨,嵩台风日。
淹冉年华,禁他揉弄,这般狼藉。
怪道梧江发,牂牁万里流。
凭陵摧岸谷,泛滥淼山丘。
伫望嘉祥集,何知殄气浮。
峡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
洪流天漠接,巨浸市楼平。
树杪行舟过,檐头宿鸟惊。
石殿玲珑翠满窗,仙人都在水云邦。
湖光北绕通诸洞,峡势东回束大江。
径接丹梯成复道,影涵金榜动飞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