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淮北抛荒已渐多,争乾争雨奈时何。
东庄秫薥西庄麦,愁向南人说稻禾。
积岁官租此岁偿,青青无土复抽秧。
知他莂尽禾中草,若个丁儿出手强。
片片蜻蜓尔但嬉,逾田跨野拣新枝。
蜻蜓未解将身化,撼树西风忆尔时。
龙祠二月骞神丛,雪里山茶插鬓红。
共道山灵从不老,山灵旧是白头翁。
金江春暖浪淘沙,日日江头数浪花。
人比黄金淘易尽,沙随浪去似年华。
麦垄青青稚子骄,含风袅袅柳枝条。
柳条盘作青丝笠,麦管吹成碧玉箫。
父老犹传《塞上曲》,子规啼裂满山竹。
含思宛转《一封书》,寄向何人泪盈掬。
月下何人觱篥吹,齐声高唱踏蛮儿。
算从边塞西风起,踏到落花三月时。
银山一半夕阳开,江水年年绿似醅。
最是清猿啼不断,竹枝哀怨个中来。
六诏遗民慨已非,河山风景尚依稀。
匏笙芦笛家家吹,白雪梅花处处飞。
高乡最怕旱成灾,水种虽多未肯开。
耘罢稻田新得雨,人人吃酒上街来。
棉花织布胜绵绸,江北人来市上收。
有女家家勤早起,机中忘却未梳头。
十里横塘九曲湾,龙山才过又龟山。
苏州路远常州近,吃着江潮语带蛮。
蚕种须教觅四眠,买桑须买枝头鲜。
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谷雨携筐摘嫩芽,大棚顶畔是侬家。
一瓯茗试清泉好,郎有闲时来吃茶。
千家茅屋映朝晖,二月人多著暖衣。
武馆街前锣鼓闹,冈山昨日进香归。
无嫌黑齿聊随俗,吹到门前荖叶香。
两颊桃花红欲晕,儿家风韵在槟榔。
珊瑚十里绿云屯,毗舍城南梦蝶园。
日日花开春不老,华严东港好乾坤。
宜晴宜雨好时光,草粿糖浆制备忙。
招得东邻诸姊妹,踏青齐拜五妃娘。
燕晴花暖春色饶,游情欲醉魂欲销。
红衣突展绿江畔,接袖纷纷渡小桥。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
当垆十五半遮面,一勺清泉能醉人。
春风无处不罗衫,名姝荡桨弄掺掺。
歌声娇逐彩云去,千片飞花乱锦帆。
雨过平沙不染泥,彩索凌风御帐齐。
宫臣报道晓寒浅,有个黄鹂深树啼。
霓旌移仗蕊珠宫,云母屏门不隔风。
花外侍臣成久立,听得新歌乐意同。
殿头云气尽成龙,水晶帘影散高春。
阿母传杯池上宴,帝子吹箫月下逢。
果熟冰盘进御黄,秘殿挥毫对日长。
元臣补衮应无阙,新赐宫衣自上方。
羽猎长年从翠华,麋鹿生茸草茁芽。
射得黄羊充内膳,更喜江南新贡茶。
马群弥野草连云,当年玉帐度秋春。
迎日捷书频送喜,内间赐与出金银。
露下穹庐暑气苏,卧看织女映黄姑。
山泉响似江南雨,林下不闻啼鹧鸪。
宫车调得马蹄匀,细草轻风不动尘。
织成翠羽垂珠幕,缕就黄金结绣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