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鼓子花开春烂熳,荒园无限思量。


今朝拄杖过西乡。


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

得得寻芳听自由,名花先占八分秋。


鹭鸶折股晚风冷,姑射遗簪胜地幽。


霜叶皱痕罗扇薄,香苞破处雪衣柔。

香袅金猊,恰恰兰衾梦醒。
卖花声、催人临镜。
牡丹开矣,正燕巢初定。

簪花犹且强年少,诉酒固非佯小心。


花好酒嘉情更好,奈何明日病还深。

老人一扫秋园卉,六片尖尖雪色流。


用尽邢州砂万斛,未便琢出此搔头。

小园纡步玉堂阴,堂下花开白玉簪。


浥露余香犹带湿,出泥幽意敢辞深。


冰霜自与孤高色,风雨长怀采掇心。

昨夜花神出蕊宫,绿云袅袅不禁风。


妆成试照池边影,只恐搔头落水中。

不愁簪鬓后,玉重腻难胜。


朵朵如镂雪,茎茎似插冰。


暮嫌风半吐,朝爱露全凝。

绾髻花宜汝,新簪露不胜。


那教香玉坠,自有腻云承。


赠去愁恩重,擎来恐冷凝。

一撒轻云埋晓凉,等闲曾入汉宫庄。


千年抛掷瑶池远,化作云阶月地香。

娟娟秋兰花,绿叶何披猖。


沙鹭明玉羽,冰蚕吐丝肠。


倩盼宜素绚,追琢少金相。

石砌秋新展绿衣,绿衣凉矗嫩琼飞。


低抽叶面几丛矮,高丛花头二寸肥。


月下自矜明艳盛,坛边谁认堕翘非。

山辉本是因藏玉,幸不簪冠到石门。


素色岂嫌风味薄,一枝斜傍自黄昏。

金线草头蜂展翅,玉簪花颔鹭生儿。


窗前野草皆天巧,也有闲人为赋诗。

月女乌云滑,瑶笄坠许长。


花神藏不得,清露一帘香。

老去风流敢自夸,开筵对客许簪花。


百年回首仍春色,三月于人且物华。


乘兴不须憎白发,闻歌犹复恋乌纱。

冠轻钿小额涂鸦,院静风微桂月斜。


一带秋林香露滴,玉人来摘玉簪花。

秋窗梳罢绿云鬟,贪玩芳丛暝不还。


遗却玉簪无处觅,低头误拾在花间。

蜜白凝肪,犀黄点粟,幺莺弄影翩舞。
贮恨能深,含情不卷,恍听小琼低语。


断来响腻,并堕梦、纤无寻处。

扁舟伊轧乱秋声,花下新凉暑不侵。
浓叶衬成螺展髻,芳苞拆尽玉垂簪。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翠钿琼葩别样芳,凉风微雨淡梳妆。
姮娥夜半朝天阙,应有遗簪坠帝旁。
欲访招提倦不禁,空怀落落海潮音。
如今不作维摩病,犹记年时赋玉簪。
根啮棱棱石,香衔寸寸心。
误人猜落蕊,眩眼拾遗簪。
掬水滋繁种,柔枝倚短岑。
谁将白玉簪,弃掷瑶阶下。
疑是绮窗人,绿发朝来把。
谁把冰霜撚作花,飘然态度擅天涯。
绮琴声寂存瑶柱,纤指娇盈出绛纱。
自信素娟忘俗状,肯从朱粉向人夸。
孤洁偏因霜露成,春花无数不知名。
只应新沐弹冠客,要尔相宜一倍清。
蓝田故有他山错,瑶旆琼旒碧玉干。
左紫姚黄满金谷,野人留取伴鸡冠。
姑射山前旧约非,秋风满意未成归。
仙人一去无留迹,堕珥遗簪作雪飞。
日日花前醉赋诗,多情休诵北山移。
沾巾不要时人学,独为秋香插一枝。
凤尾成阴蕉叶重,金钿相对菊花繁。
莫悲举世无相识,佩蕙纫兰有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