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发真人戴玉冠,身骑金虎佩苍鸾。
俯窥日月行丹极,贪礼星辰拜石坛。
幡影一庭仙掌净,钟声万户彩云寒。
柴门一月南京雨,斗帐半床西晋书。
藜杖日晴初出户,园林落木已萧疏。
农事频年叹水乡,忽惊洪潦发端阳。
千畴入舸波仍撼,万灶鸣蛙夜却长。
北土才闻伤旱魃,西江何事重怀襄。
仗钺曾登大将坛,貂裘远赐朔方寒。
出师无律真儿戏,负国全身独汝安。
论将每时悲赵括,攘夷何日见齐桓。
今夕是何夕,无云天自明。
凉风时拂袖,鸣鸟自呼朋。
香从花里至,露向月中零。
中天逢令节,圣主正当阳。
洁体兰汤蚤,垂衣彩缕长。
内臣传警跸,午宴集衿裳。
长安嘉节是中天,圣主临轩五凤前。
宴拌冰棱知却暑,酒传薄酝足延年。
枭羹不羡汉官赐,粉线何劳唐女穿。
江山行目画中诗,吟弄风光只自知。
穿破乱云飞水鸟,擘开红毯见江蓠。
四时胜境逢春好,万古惊尘逐世驰。
瑶坛晴雪净春空,剑佩声沉苑路东。
霜露每勤忧圣主,貂珰无复肃斋宫。
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树霓旌映晓红。
往返南交道,东风浃二旬。
诹询虽未广,风土亦堪陈。
汉将标铜地,尧官致日辰。
跂望长桥更此关,殷勤榷使未曾闲。
也知内帑多陈朽,为爱输宾遍百蛮。
干戈初罢牧牛稀,山谷遗珍始吐辉。
野老却愁居未远,请留薇蕨护柴扉。
骨肉离居西复东,今朝重聚一堂中。
桃源偕隐休嫌僻,此地从无劫火红。
齑粥家风有象贤,箕裘趾美得忠宣。
治当皇祐至和日,文在庐陵子固先。
精椠访求昭德第,谠言启沃迩英筵。
异地重瞻高义园,忆持使节到邠原。
堇荼不改沿陶穴,蘋藻毋忘报水源。
良相同朝惟富弼,霸才今日尽张元。
又是嬴燔道丧时,鲁宫孔宅閟金丝。
野人有祭方披发,海客能谈但傅皮。
后进师心雕混沌,左言充耳效侏{牜世}。
雨气昏三日,晴光笼万井。
鸟入石林深,人行溪路永。
陟冈泥尚滑,渡水浪犹猛。
我生嗜古勤搜索,左右罗陈殊卓荦。
岐山有客携鼎来,神物乍见缘耕作。
其文百有卅四字,载纪元戌刊蛮洛。
疆理仍戎索,招摇自汉旌。
如何妖气炽,又见阵云横。
姎女雄徵侧,精夫诩单程。
古树三四围,清阴刚覆屋。
晴雨相代间,葱菁压群木。
我友与我邻,幽然隔苍绿。
结伴先结懒,买山先买寺。
东西不可料,五六年间事。
朝旭开远光,松筠一步地。
昭明文藻炳千秋,遗迹人传山半楼。
陵谷几迁尘世劫,云霞忽涌海中州。
枯枝得气萌芽茁,良宰培材俊秀收。
千古芳流真孝美,北宫之女婴儿子。
后能斯者亦云稀,木兰不再缇萦死。
贝州传是古清阳,逸事闺阁遗口香。
三人合画议谁始,两峰友梅张风子。
铺将一幅溪藤纸,笔声飒飒风生耳。
一气呵成十五指,烘染如以水济水。
咸丰方十载,天意肃严霜。
晋陵藉寇兵,古苏赍盗粮。
大吏如小儿,奔走何猖狂。
万物当刍狗,海波传警息。
己亥夏六月,蹂躏江南北。
官民不知兵,相继自顿踣。
几度暄和几度凉,乱山高下又斜阳。
我如开宝间鹦䳇,日向峰头哭上皇。
皇帝廿四年,戊戌秋八月。
其旬有三日,国乃有大罚。
我时官西曹,滥膺折狱职。
森森群彦尽英髦,倒峡才思郁怒涛。
岂有珊瑚搜铁网,漫将金玉饰铅刀。
青云鹊起期蓬阆,碧海鹏抟藉羽毛。
小息云房四座春,青山绿酒采兰辰。
天开胜地无今古,客到同心忘主宾。
好鸟自调弦外韵,修篁替扫槛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