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猛悟无常,顿绝悭贪。
脱轮回、恋甚妻男。
出离火院,放肆婪耽。

志当坚确。
性常柔弱。
心猿意马牢缚。

学道无成天不悭。
虚名滥占,实得应难。
从今志气更重加,东望都休,不下西山。

暮年初仕涂,暇日但书策。


儒生馀气习,笔端事挥斥。


政学两疏缪,篇章稍沉溺。

南极储祥,少微呈瑞,八旬应现人寰。
水云疏散,金鼎炼神丹。
玩尽长春洞府,逍遥占、物外高闲。

万里生还楚水滨,相看真懒话缘因。


戎衣谢拭三边泪,雨露初逢十月春。


乡党又开新眼孔,头颅还是旧精神。

仙家有浮玉,六鳌引首扛。


天地结根蒂,日月开八窗。


石林千丈碧,云气树赤幢。

休从绛县数流年,甲子今来已近千。


进退雍容明主记,精神矍铄远夷传。


中朝四世称元老,上界三都证大仙。

归来时事转嚣然,宪老犹闻忆旧贤。


几杖重看中谒赐,牢尊特自尚方传。


期当潞国还朝日,数过磻溪遇猎年。

花时已过咏云归,谁谓沾涵雨泽稀。


开晚略从窥造化,爱深无自益芳菲。


葳蕤翠影茎偏袅,珍重红香叶漫围。

红入枝头香亦归,此花风韵夐然稀。


百千万瓣藏春富,一两三枝醉露菲。


天近惯呈金带瑞,地灵宁藉宝栏围。

碧蕤密密閤春阴,花意舂容看渐深。


遥向云霞分彩色,绝无尘土涴丹心。


怜芳却不悬铃护,罢草应曾步玉寻。

地切彤云剩晓阴,一庭红叶染深深。


看花隔雨多真趣,爱物留春共此心。


金鼎收功端可颂,赤城当面不须寻。

堂堂世道藉扶持,八十悬车老盛时。
见说蒲轮还有召,从来名节九重知。
暂弭皇华节,来过君子乡。
龙门惊倒屐,草阁共焚香。
世服投闲早,天教阅岁长。

元老扶三圣,台衡领百司。

山川钟秀气,宇宙际昌期。

率土瞻神观,中朝肃令仪。

良夜斋居倚玉堂,起听宫漏步长廊。
凄风忽来作寒悄,澹月乍出延疏光。
忽忽感时泪欲滴,渺渺怀人心独忙。
风传银漏到虚堂,月色娟娟转屧廊。
自信斋心无俗扰,独怜倚玉藉馀光。
笑谈应作他年话,追逐真成两日忙。
忽递高吟到玉堂,从来大雅仰岩廊。
欲倾鄙意歌棠棣,敢以铅刀齿末光。
识短望洋闻道晚,才惭刻烛搆思忙。
陪祀群工重庙堂,遥瞻台席驻宫廊。
祠分斗极将灵币,地切钧天荷宠光。
奏对岂无忠悃布,精神还忆骏奔忙。
问讯经年约,登堂此日欢。
清言喜新得,往事动长叹。
江阔浮孤屿,春阴生薄寒。
童子抠趋日,先公道谊俱。
凄凉嗟岁远,福祉似公无。
逸思还堪赋,高年不用扶。
喜见桑榆日,乡推齿德尊。
岂知萍梗地,得奉笑言温。
蒙养恩犹昔,通家谊更敦。
旧都常伯任惟崇,简命新裁自帝衷。
玉署鸳鸾供祖别,仙舟歌吹压春融。
登临可爱东山独,寅亮宜来鼎餗同。
华岑峙南服,灵异杳莫攀。
世德秉人龙,天飞复来还。
时荣故自保,名教岂逾闲。
春色江南处处同,赏心谁复度秋风。
喜看白发明湖水,长对芙蓉一树红。
白纶巾下发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圣代逍遥更何事,山人勾引住多时。
金波穆穆沙堤月,寿酒年年太液池。
岭海钟灵自昔闻,乾坤间气此氤氲。
九千里外生贤相,五百年来遇圣君。
人望伊周隆至治,天教濂洛振斯文。
官署方欢伴食新,离筵无奈便伤神。
三千里外朝天路,四十年来报主身。
殿上咨询瞻日月,淮南歌颂记阳春。
孤市辉辉日半城,鸣驺门外即修程。
霜清岱色偏凌汉,腊近梅花乱著英。
对酒可胜游子念,买舟还作济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