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邑令直为尔,争如相国荣。
可怜留母养,不忍听兄迎。
所当约于已,岂忍俭其先。
道立南阳表,人呼原氏阡。
一自王之国,于今二十年。
了无纤芥过,都是孝慈然。
淮阳谁可傅,无以易元成。
即汝佯狂意,为王言事兄。
三百五篇内,凡言忠孝人。
未尝不流涕,反复为王陈。
安用孝与弟,今人悖得官。
一闻阳在位,自是合弹冠。
礼经称孝子,不服闇登危。
所以九折阪,回车不敢驰。
岂如吾父子,归老故乡身。
一听知足诲,欣然从大人。
怪来御史府,坐榻不如初。
曾是父坐处,而为子敢居。
不疑固严吏,如不顺亲何。
图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不早知此体,元来托大人。
低头拜县吏,谁拟霍将军。
卖卜有深意,何心避市喧。
若逢人子问,依孝与之言。
悲哉执手泣,论著谨毋忘。
岂识迁它日,能紬石室藏。
汉有孝廉举,谁知发自舒。
可怜三策罢,却去相江都。
服劳曾是孝,那更委诸人。
建已老白首,中裙涤必亲。
勿以梁事问,将遗太后忧。
若非叔长者,谁为帝忠谋。
去王犹讽谏,怀祖重伤情。
谁识有韦孟,人惟说穆生。
知以孝行著,还应不问唐。
可怜止辇问,何自得为郎。
谇言取箕帚,德色借耰锄。
不是贾年少,还能痛哭无。
母力今衰矣,悲啼得杖轻。
流风存绘画,犹足感焦生。
一灵长皎皎,如月不离天。
要以纯诚感,非因刻像然。
父赐子以死,君侯安所疑。
忍哉指鹿相,无复祖龙知。
为齐臣子者,此日若无闻。
独有王孙贾,能知慰倚门。
欲得忠臣者,求之孝子门。
如何傅王子,尚复待人言。
扶母犹可免,弃君安所之。
可能共母载,忍不授君绥。
此以父免召,彼如仁必来。
员乎竟何益,尚也最堪哀。
随母适异国,先归汝忍能。
致人不正视,应是得人憎。
翳桑一饿者,念念母之存。
赖有赵宣子,能为别具飧。
若把夫子论,无惭贞惠文。
不应其子戌,至自请于君。
服除有吊者,待庙至垂洟。
亡于礼之礼,斯人其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