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词剪烛看。

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征衣。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裴友西来咏古风,驱驰万象笔端空。


尚将物色留分我,远近青山烟雨中。

一丘乃中虚,洞穴四无碍。


却略岩岫杳,黝纠石床怪。


苍牛饮前池,碧罅滟微濑。

十日山行归较晚,燕雏飞起过西家。


东风也似无聊赖,开遍墙头白白花。

风尘面目困支离,奔走归来已后期。


且慰家人乌鹊喜,徒劳汝弟鹡鸰悲。


檐花深夜频沾席,瓠叶清秋谩绕篱。

出岭喜离豺虎群,下滩惊触怒龙龈。


浪抛飞雪船头见,石挟奔霆柂底闻。


心折已迷前日路,神消徒望故山云。

稍出蓝田见暮烟,徐坊迤

荒村日日不逢人,上砦依人愁远身。


猺獠潜通南岭路,官军误信北风尘。


糇粮给饷山车困,牛酒祈安野庙神。

书来展转见艰危,南望徒令涕泗垂。


六县久闻残戍长,一州犹迟进王师。


潜依舍主惊相失,寄食野僧恒苦饥。

鼓钟不合飨鶢鶋,人事何因到野庐。


玉节金台新贵字,宝章琰刻故交书。


葛冠道士重温卷,芝砌郎君亦下车。

街树葱茏晓雨收,官河相近御沟流。


帝城不是多尘土,直住诗人到白头。

石门越宿大船坊,平望湖开一鉴光。


午过吴江风力顺,姑苏台下吊吴王。

渚清沙白野云宽,一棹随风下石湍。
客里逢春须尽醉,只无生菜试春盘。
为爱嘉鱼不放舟,从容访古入林丘。
回仙不见空祠宇,白发黄尘起暮愁。
舟泊苍梧挹渚风,九疑何处吊重瞳。
两溪流水浮云底,四面青山夕照中。
青天阔处是藤州,遗迹空寻秦少游。
树压古城人影寂,夜深江月下高楼。
水天空阔两山齐,茅屋参差竹树低。
千里客怀谁为写,一声春鸟隔林啼。
道出容州蚤泊船,可人相见玉娟娟。
隔溪咫尺神仙窟,不得幽探小洞天。
出水云山几百重,回流犹是学蟠龙。
绿溪贳酒无村舍,终日娱人只老松。
中天晴日敛山霏,犹有高林露滴衣。
欲就石崖题岁月,湍流催筏去如飞。
磷磷湍濑雪兼风,短筏蛇行乱石中。
今夜好从何处宿,笑将蛮语问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