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富贵致身良独难,寄书空复走长安。
谁能东郭双穿履,径出都门一挂冠。
家事田庐随几杖,君恩班序接鹓鸾。
名宦于身甚纆徽,白头青紫莫言归。
曼容自以微官去,蘧瑗应知过事非。
笛竹满山经夏冷,江鱼如玉向秋肥。
疏公黄发欲遗名,诏秩青宫二品荣。
自昔为家皆僻地,更闻题剑得佳城。
赐金给馆君恩重,倚杖看山世累轻。
在家出家古有此,方仕致仕吾自嗤。
晏眠足当几杖赐,散发每从田野期。
息交便尔宾客绝,省事何说课最为。
急趋长拜倦劳劳,自笑风埃满绿袍。
官味十年如水薄,归心一日共云高。
毫厘已悟蜗争角,文彩须知凤得毛。
连人卑湿地,无日不思归。
况在浔阳见,君帆独北飞。
脱屣功名能几人,丈夫何患志难伸。
傍人莫讶归田早,云锦江头自有春。
轩前兰菊经霜后,雪里梅花更有神。
每笑玄都桃李树,东风依旧欲争春。
五柳先生厌俗纷,拂衣归去卧江滨。
松菊还同昔人好,山川复似向时新。
瀑泉飞雪千岩晚,仙杏蒸霞万树春。
独持子房计,欲伴赤松仙。
犹行少傅事,更觉大夫贤。
诏策容就问,子孙随拜前。
引去谁谋及故人,买田阳羡遂成真。
张公洞口终期我,金母桥边早置身。
郡志续修知旧事,乡筵初会得佳宾。
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
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
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
濯足梳头旧有缘,更教午睡学坡仙。
一身自足三间屋,百岁谁增半亩田。
遇壑便回忧险地,看云高坐爱晴天。
篮舆朝出看山初,懒学陶潜去荷锄。
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
俗人自诧才名盛,老态终嫌礼法疏。
此身真喜置吾庐,尚有床头一束书。
海口潮生知进退,天心月到识盈虚。
已辞朝士还通讯,欲就渔翁更卜居。
归去如公未当贫,清溪碧嶂自为邻。
地偏易觉柴门晚,室暖先知布被春。
书为长观成故纸,衣从新浴少浮尘。
赤日亲擎照两仪,功多违众是危疑。
名家独步三杨后,天柱俄惊一角移。
归路竟须从老马,惜花时复看新枝。
手翊飞龙起在田,策勋三让尚皇然。
广论大礼群公独,冥汉高标一羽偏。
累疏许归天子圣,满城都叹大夫贤。
正色朝端三世望,长生箓里九还灵。
尚书自昔千珠斗,西极而今应寿星。
洛社有图传大老,石渠随笔点残经。
光禄江阴彦,素业出靖江。
开疆垂百载,维君破天荒。
天道不远人,于人情最真。
西唐中州秀,秀出金芙蓉。
因君棱层姿,每忆西唐峰。
自君正清卿,接之吾眼明。
鲁有柳下圣,士师亦三黜。
直道古难容,焉往而不屈。
送君江水东,正是开笼日。
初飞锡杖出人间,前度游人今度闲。
中夏劝农曾过此,新秋窈窕题诗还。
无极我之先,大块我之后。
问我是何物,见之亦无有。
纷纷形迹间,聚散讵能久。
人或采桃李,我或赠芙蓉。
非偏爱芙蓉,直外仍通中。
静直春风表,不为众芳容。
我或求珷玞,人或畀璚玖。
非不爱璚玖,向人难启口。
启口恐吠声,听听国多狗。
我或抱荆璞,人或夸燕石。
非不诬此石,向人难历历。
历历恐伤明,明者当自识。
谤焰久自熄,果然天听回。
孤忠昭圣代,遗恨释泉台。
伏节同元帅,知音有上台。
田园旧在海东头,海上新归张翰舟。
种菊不辞三径晚,采莼将及五湖秋。
人情历尽惟看奕,世事忘来独好楼。
丈夫出处无两岐,彊自分别儿童痴。
鹿门庞老不愿仕,名与诸葛争驱驰。
天子从臣岂易得,履声已到黄金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