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筠筒角黍楚人悲,节物惊心此一时。


不作板舆迎侍计,被谗真欲吊湘累。

乍抛玉节去朝天,分袂江头却黯然。


只恐垂虹亭上月,今宵不忍十分圆。

莫莫休休兴已阑,满头尘土更弹冠。


雁从北到传书易,淮界中流遣恨难。


篷底吟哦诗有味,胸中磊磈酒无欢。

怀抱连宵得好开,莫愁波浪与尘埃。


中年已是难离别,此地何妨数往来。


送我扁舟宁作远,唤人归鸟苦相催。

阴阳消长际,新旧送迎中。


异县他乡泊,天时人事同。


世方期道泰,我岂坐途穷。

望外星占婺,年馀水记苕。


去思谁结恋,来暮岂闻谣。


季布从渠毁,冯唐莫我招。

寒日移阴短,清溪放溜迟。


归田真晚矣,泛宅欲何之。


鸿送天边目,山横雪后眉。

沧浪矶外,小舣兰舟,旋沽竹叶。
雨过溪肥,波心荡漾鸥对唼。
烟晚欸乃渔歌,和橹声咿轧。

远远渔村鼓。
斜阳外、宾鸿三两飞度。
茅檐春小,白云隐几,青山当户。

壮志曾期捋虎须,中年跛鳖困泥途。

东南半壁乾坤窄,渺人物、消磨尽。
官爵网罗,功名钓饵,眼底纷纷蛙井。
暮更朝令。

千里贻书慰寂寥,更将尊酒饷今朝。


先生忽已成乌有,用事何因见白超。


醉里谩思鲸吸海,梦回谁悟鹿藏蕉。

阿连久矣共一被,小别愁生夜无寐。


风帆将我上征途,回首江山忽千里。


小舟横卧吴江水,梦回依约萧斋里。

杖藜徐步立芳洲,天入沧浪一钓舟。


花萼夹城通御气,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销客愁。

匣琴流水自须弹,隐几萧条戴鹖冠。


看弄渔舟移白日,漫劳车马驻江干。


黄莺过水翻回去,白鹭群飞大剧乾。

葑门晓发吴淞船,手把传符津吏前。


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小龙江头旧游处,东家西家争招延。

大姚江头风乍稀,小陆宅前人独归。


霜枫红于大药染,沙鸟白似孤云飞。


持螯把酒一生足,食蛤踞龟千劫非。

篷窗坐春雨,偏与睡相宜。


襆被支头稳,茶瓯破梦迟。


昔年为客惯,今日觉吾衰。

庐山昔在图中见,落星渚前今始逢。


云岭半藏红叶寺,霜风遥递翠微钟。


龙君或居彭蠡泽,仙人爱住香炉峰。

小舫行无车马喧,短桡轻桨破江烟。


无由远逐轩皇驾,素瑟重听五十弦。

荔枝花发暗蛮村,孔雀惊寒减翠纹。


也有北人开眼处,碧山无数插红云。

春开冬开岩下花,朝虚暮虚溪里家。


白帽渔郎衫色瘦,青裙樵女髻鬟丫。

又报微阳九地回,堂堂心在鬓颜摧。


乡愁云物有诗写,驿讯春枝无使来。


燕谷可能生出黍,漆园但爱死如灰。

北风吹湖水,远行当岁徂。


孤舟无同人,相依唯仆夫。


遥睇高邮城,仿佛十里馀。

尝忆银床桐泣露,更思玉碗蔗流浆。


天孙初嫁龙绡薄,却恐秋河入夜凉。

春风亭馆看花时,自变新声教《柳枝》。


只恨秀娘空第一,不曾歌得断肠词。

生来不识酒中味,忆昨故人常见招。


不是多情能度曲,樽前恨杀董娇娆。

二月和风满上林,忆君时复走相寻。


夜来见月肠堪断,城锁千门碧柳阴。

买得吴船系柳根,潞河新雨过黄昏。


都门只隔烟中树,一夜寻君苦梦魂。

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


此事正堪三太息,只今忍负四难并。


放舟乍落空蒙境,送酒元无窈窕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