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


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

风蒲饱朝航,霁色急新涨。


云山绕平湖,水墨澹屏障。


夷犹柂初回,突兀山入望。

经年不相见,既见终何言。


千钧蚀一发,欲语声复吞。


履霜至坚冰,倏见大轴翻。

应门老臧获,朴野故不俗。


惊喜见我来,致词容有蹙。


昨为月十三,丁巳事在目。

清晨闻咿唔,花木静书斋。


二子出揖我,循墙谨趋陪。


温温子弟色,真疑麟凤来。

浩浩东海滨,清晖霭一庐。


主人手种树,参天仰扶疏。


当阶芍药花,娟娟表春馀。

载雨滞春墙,登楼快明瞭。


西北稍吞天,一气青浩浩。


连洲芳草暗,拍浪凫雁矫。

鼓角声中几度过,夕阳如梦旧山河。


再来更觉西山好,只是青随泪眼多。

北风吹江浪黏天,岭南方伯夜不眠。
床头啾啾泣龙渊,忽睹一叶凌苍烟。


中有虬髯赪颐鲜,鹖冠鹿裘当风翩。

故人分手惜居诸,幸是天南雁不孤。


益部使星知久动,江头仙艗未堪呼。


碧鸡金马曾题否,洱水昆明可泛无。

悠然便幞广文毡,借我祇林片石眠。


立骨总看销不尽,病心犹妒捧时妍。


一官空傍成羊地,万事今为失马年。

帆影比鸥迟,溪上柳花风软。
闲理半床茶具,任船随溪转。


一春不听雨声哗,桥峙水痕浅。

小溪湾。
引扁舟几曲,风景未荒寒。
密筱圈篱,深芦倚岸,斜照人语柴关。

趁春晴,步前汀未晚,舟小蹙波行。
抱树溪弯,眠沙石老,芳草随意青青。
乍惊起、闲鸥短梦,伴落日、三两棹歌声。

溯丹青未了。
森然玉立,相迎云表。
劳苦诗人,郑重鹿门清晓。

碧眼胡儿拜武皇,贡书犹托岛中王。


直陈藩国流离状,曾有吾家侍御章。

此水东来我西上,扁舟北过江上城。


南风正利不得泊,良夜相思空月明。

荒山中尚有遗民,一死居然与古邻。


赢得盖棺遮短发,四方平定铁崖巾。

南风吹雨片帆斜,万叠山青满剌加。


欲问前朝封贡事,更无人说故王家。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见石。


其东列群峰,秋色碧复碧。


日出雾露收,草径上逼侧。

河源西郭夕阳过,不见美人将奈何。


雷压船头蓬底坐,一时风雨乱风波。

轻舟独泛午时风,车马当年一日空。


绿水青门映红树,一时都入感伤中。

水会鱼盐市,霜清蟹稻天。


高桥十字港,新刹四边田。


树老乌银荚,花开白玉莲。

陶令辞官地。
想当年、风尘溷迹,本非初计。
千驷万钟都弗屑,何况区区斗米。

舟行遥指福城关,天宇开时地势宽。


二百里溪平似掌,一帆风色到怀安。

沉沉万象出楼台,日气初悬金碧堆。


避暑阻兵眠食地,忍寻断梦一人来。

高挂蒲帆出大通,抱琴扫石就松风。


携将六月薰风去,散入三春雨露中。


望气君应追柱下,救时人尽识姚崇。

万事易知足,馀闲反类贪。


僧犹甜鹤梦,客已渡鹅潭。


柳暗不成五,径荒无复三。

久别还相问,重门偶不开。


烦君留好句,笑我未归来。


风过花移架,天空月印台。

借问阳春道,芒鞋费几文。


计程难计日,行脚即行云。


归客无消息,虚堂静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