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剔残砖秋雨逗苔斑,寒灰拨经香。
启素缣密裹,零僧剩佛,字字琳琅。
试与殷勤补缀,化蝶半飞扬。

方广宣妙觉,总持谛真乘。


白马叶休期,金人肇奇祯。


伤哉末教日,圣泽渐以凌。

雨霁祗林步屧新,上方台殿郁嶙峋。


诸天入暝原无相,双树凌空不受尘。


清磬忽传迷后旨,慧灯谁引幻中身。

迤逦山深洞,盘石不盈步。


欲幡藏中言,于兹可唤渡。


阁影施崚嶒,诸峰借丹雘。

衡门枕游径,往往严扃鐍。


中有小年日,不与俗客说。


幽亭抱修篁,三垂碧于玦。

绀宇藏经阁,春云罨画溪。


隔花催小艇,落日在招提。


彼岸如相引,真源自不迷。

金布庄严地,花飞梵呗时。


舌端谈孔雀,顶上集刍尼。


国寿祈天永,皇心体物慈。

十年天下满兵埃,可惜经文半劫灰。


欲析微尘出经卷,随缘须动世间财。

羽帔褊褼下赤城,烧松秃兔气尤清。
书成胝手怜心苦,神护赪肩觉担轻。
万笈云签来北阙,一朝宝翰得东明。
名山归后掩幽窗,贝叶闻翻百虑降。
可有义能融宝镜,更堪谁共对银缸。
多时栽藕为高社,且自吟诗答大江。
净因吾欲习,偶尔过珠林。
花露沾清供,松风发妙音。
片霞高阁色,一鹤白云心。
阁拥慈云傍阙开,双林如此足徘徊。
似缘把臂人曾入,岂为攒眉客不来。
发愿同游依净土,登高作赋借雄才。
赐萸同得帝城游,佛阁凭看尽蓟丘。
鳷鹊自临平乐左,芙蓉犹在曲江头。
群公皂帽寻僧日,三载黄花对客秋。
天人皆奇人,一以文为主。
至今昆仑山,犹有群玉府。
虚无天之根,清净道所祖。
足蹑经楼步步高,知公取送不辞劳。
他山佛会同携手,看放光明礼白毫。
五千经卷乃吾心,眼力年来却不胜。
且学赵州看半藏,从教舍利说三乘。
循行数字难成佛,兀坐焚香也似僧。
大藏五千卷,万法还归一。
心心订密传,文字亦不立。
华藏经堂佛地尊,晴光步去倏冥昏。
雷声催雨千峰暗,云气沈山万树吞。
泉入急流添暗响,崖悬新绿湿苔痕。
顺水去吴会,逆水来夔门。
万古逆顺舟,以斗占旦昏。
曩余好百家,信不及鲁论。
三载功夫一藏经,非禅非道亦非僧。
但凭方寸行诸善,也是如来最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