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来人去市朝变,山后山前烟雾凝。


萦带二川河洛水,寂寥千古帝王陵。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聊随汉使者,一上周王城。


片雨北郊晦,残阳西岭明。


野禽呼自别,香草问无名。

高斋何沉沉,君王养渊默。


征姿却郑袖,选藻疏唐勒。


岘山不自高,汉水何知益。

天运不暂息,辰枢秉贞凝。


阴阳长调畅,品物乃流形。


一哉君王心,偏陂了不生。

纳节归来万念荒,祗残清感渚宫傍。
能从蜀肆沽醽醁,为有梁园赐鹔鹴。
忽尔佩兰贻帝子,可还乘雨报君王。
襄王爱秋气,命驾陟兰台。
偶听巴童曲,遥怜宋玉才。
凉风纨扇发,明月烛银开。
阳春被天,冠此王圻。
吾王不游,民何以怡。
循览灵囿,亦有灵台。
远游不御,黼衮不加。
有桷不刻,有阶不华。
坐倚盘石,行倚乔柯。

初曦启群象,兹亭独先得。

君子感退藏,翛然闭一室。

珠玉岂不光,含之润山泽。

春风何处多,城东大堤路。
君但收春来,莫便留春住。
散作襄阳春,烟花十万户。
罗山进士著戎衣,泪落神州事已非。
百二山河惊易改,三千君子誓同归。
天戈已付唐裴度,客匕那知蜀费祎。
诸儿帷薄可曾修,敝笱诗包两国羞。
何事春秋尤讳恶,只缘能报祖宗雠。
高台上,矗立孤塔。
下俯银河,直接飞流,三峡声闛鞳。
乱落万山深处,众响俱相答。
山拔地,巍然平陆。
峭壁飞崖,北斗兀立,南澳灵光矗。
无数神工鬼斧,斫就玲珑屋。
山叠叠,溪流曲曲。
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碎玉声声续。
天际倒悬三峡,波漾千竿竹。
鼓枻游襄汉,风流在此时。
山馀王粲井,城背习家池。
授简千秋赋,持觞七子诗。
相王檄下青齐地,七十余城一檄传。
诸葛未亡将复汉,岑彭遽死岂非天。
蛟龙泣下三秋雨,貔虎愁连万灶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