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著漠寒芦不见花,暗藏鸥鹭啄晴沙。


暖风吹起浑无定,半落僧窗半落槎。

欲问葛陂安在哉,端疑波底化龙来。


子猷此兴君知否,小径何妨卷竹开。

困倚沧波绿却摇,冷烟疏雨共萧条。


谁将轻薄娇春态,强拂人头向市桥。

小雨如酥露乍晞,屿花汀柳自相依。


画桥不碍寻春屐,谁傍烟波拾翠归。

暖吹红紫上青枝,掠水风烟巧自持。


蜂蝶鸬鹚各芳意,锦囊消得探春诗。

同住西山下。
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
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

卜宅西湖上,花翁死亦荣。


诙谐老方朔,旷达醉渊明。


风月生前梦,歌诗身后名。

禅槽养马似支公,控马长须鬓插红。


却说看山须霁好,昨宵湿马费梳騣。

涌金门外上船场。
湖山堂。
众贤堂。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
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


缭绕追随不迷惑,云间上下同栖息。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两高南北拥烟鬟,浑在溟蒙细雨间。


寄语丹青王右相,不须水墨画春山。

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蒙。
澹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
湖上晚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苍翠湿千峰。

西湖烟尽水溶溶。
一笑与谁同。
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

西湖山下水潺潺。
满山风雨寒。
枝头红日晓斓斑。

漫郎移舟入小回,醉著幅巾歌落梅。


老夫但倚紫藤杖,袖手耻看黄金罍。


忽漫相逢遽如许,醉后高谈俱楚楚。

倦客厌卑栖,白日坐飘忽。


呼我同舍郎,缓策扶勃窣。


缘山得人家,附影蔽深樾。

春云收尽忽斜阳,梦里梅花带雨香。


却上小舟谁是伴,回头只有棹船郎。

久把西湖作故乡,至今清梦到湖傍。


分明昨夜经行处,一色梅花十里香。

日日湖边踏浅沙,西湖久住已成家。


刘郎去后空肠断,忆著玄都观里花。

不到西湖忽换年,今朝欲挂杖头钱。


催成柳色多如许,落尽梅花最可怜。

湖天无尽月如霜,露湿荷花别是香。


何处渔郎解吹笛,并头惊起两鸳鸯。

吴中小女结烟鬟,自打青腰唱采莲。


欲趁歌声过南浦,藕花深处不通船。

月到中天火未流,水边风露已含秋。


问谁乞取西湖角,红藕花中著钓舟。

半垂罗幕护红妆,闲系青骢在绿杨。


楼上日长时度曲,路边风过忽吹香。

寒食人家画鼓挝,踏歌声里月生华。


无人来祭皇妃墓,空唱吴王陌上花。

颠春柳絮风前落,卧水桃花鉴里开。


沙上鸳鸯忽惊起,背人飞去不回来。

老去无心作好春,晓来风雨故欺人。


从教发白桃花笑,不管帘垂燕子嗔。

落花残絮忆西园,寒食归心似纸鸢。


无复御廊分冷食,又看茅屋禁清烟。

黄郎满袖出新诗,别后篇章欲造微。


老骥但含千里意,翔鸾还带九雏归。


如君好事真前辈,笑我为生尽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