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钱塘江头驻龙马,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闲,中有沈沉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萍齑豆粥蜡代薪。

多谢东君巧剸裁,工夫都在禁城西。


松萝霁蔼群峰寺,杨柳轻风十里堤。


酒向画阑楼上买,诗从翠馆壁中题。

家在明山南住。
身在明山西路。
回首碧云端,自笑不如飞鹜。

出禁城西,湖光自别,唤醒两瞳。
有画桥几处,通人南北,绿堤十里,分水西东。
问柳旗亭,簇山梵所,空翠烟飞半淡浓。

钱塘城中十万家,碧瓦龙鳞户绮霞。


楼头卖酒船中饮,不如湖上最繁华。

青山入湖湖水青,菱花白白照船棂。


山头急雨船须住,水面凉风酒易醒。

艳妆缓歌金缕衣,舞腰学得雁儿飞。


湖西日落月东出,歌舞留人且莫归。

鹅黄满壶载船头,酒能解愁人自愁。


长堤车马如流水,朝来莫去几时休。

美人玉钗燕翩翩,白日照耀黄金蝉。


柳丝绿让云鬟亸,荷花红妒茜裙鲜。

山径晚樵还。
深壑孱颜。
孙山背后泊船看。

山镇在越泽在吴,东南形势凭江湖。


不知弱水竟何处,恍若员峤连方壶。


海门潮至飞雪涌,天竺雨过遥青纡。

福星台畔依红客,厌踏红尘穿紫陌。


涌金门外泛兰舟,两岸融融春水拍。


隔浦笙歌寄幽思,向阳花柳饶春色。

西湖春晚未全热,湖上山光互明灭。


往来冠盖竞骈阗,断续笙箫共伊咽。


我怜湖山山见怜,波间涌出佳人钿。

朝日不受雾,晴光似晖晖。


忽然快我心,清风为解围。


坐见九里松,旌幢碧相依。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漾暖纹波飐飐,吹晴丝雨蒙蒙。
轻衫短帽西湖路,花气扑春骢。


斗草褰衣湿翠,秋千瞥眼飞红。

清晓溟蒙雨气浓,出关晴色便葱茏。


层云特为诗人喜,添起山头四五峰。

骤暖悬知雨信浓,半阴台榭碧烘蒙。


何心更敢携壶去,孤桨微吟尚未工。

衰鬓争如竹际苔,秋千犹记玉骢回。


短篱数尺花成簇,一日春悰不往来。

艳红香白遍游人,花柳酣歌识太平。


野客独谙闲意趣,草烟空爱一川明。

堤树枝条老更成,岂容他处夏阴清。


东风不惜吹芳草,绿满鹅儿燕子情。

老子看山今益工,只怜云气不怜峰。


抬头半饷无人说,自向波心泛短篷。

倭缬帘垂柳外楼,靓妆微露玉搔头。


承平气象应如此,忆杀金明水殿游。

清明才过雨连风,着色湖山便面中。


草上踏青人自出,舣船无地不飞红。

非是天悭一日晴,晦明多态属诗人。


云翻画样烘蒙墨,波卷纹头起突银。

千丈风漪。
霁光明处,花柳高低。
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

一萼香红未破尘,绿波惊眼自摇春。


晴新策蹇湖边去,供作他年画里人。

尘土奔忙举世人,无过白白鬓毛新。


一般要撰眼前乐,泉石由来乐较真。

出城犹记四年前,朝看西湖到暮烟。


自有南湖相暖热,可曾频过六桥边。

丰乐楼前未夕晖,可堪鱼钥限城扉。


诗成快向归时写,丹墨明朝与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