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常在西湖烟水边,爱呼小艇破湖天。


今朝画出西泠路,乞与长年作酒钱。

九州之内三西湖,真山真水真画图。


钱唐名圣果不妄,二高三竺神仙都。


汝阴勺水胡为尔,欧阳太守移家至。

白鹤峰头紫气屯,德星惊报聚荀门。


论心喜对东床玉,倾酿还同北海尊。


夜永街筹催短檠,春和池草茁芳荪。

坡老于今五百年,西湖风景尚依然。


桃花柳叶东西岸,云影波光上下天。

游遍西湖过六桥,数株杨柳间株桃。


好怀更向孤山醉,收拾莺花别样娇。

山中雪纷飞,山下斜横枝。


年年花雪在,只欠老逋诗。

载酒纳微凉,独爱荷香处。


不是周濂溪,也得濂溪趣。

返照入招提,钟声出翠微。


相应鹤听惯,闻响不惊飞。

秋月如金鉴,秋水似玻璃。


月明水清浅,缓缓画船移。

月色天心定,波光鼎足分。


一湖如白昼,谁信是黄昏。

屼然双剑耸,秀色入湖赊。


不用高如许,浮云漫欲遮。

蘋藻香生处,花枝影动时。


庄生浑未省,伋也是吾师。

翠浪浮千树,金衣恰数声。


上林人载酒,何似此中听。

释子望山归,樵夫下山去。


遥望紫翠间,斜阳映枫树。

岸闪波光旧,花争柳色新。


闲携苍玉杖,犹忆华阳巾。

漫郎心事漫郎知,曾及昭陵在御时。


风雨幸收千里棹,山龙深愧八蚕丝。


相过转益沧洲兴,投赠难胜白雪词。

似镜湖光正可怜。
六桥杨柳蘸寒烟。
朱楼窈窕迷芳榭,石马凄凉冷墓田。

葛岭苔荒,孤山鹤去,重来漫醉觥船。
屈指繁华,笙歌不似当年。
酒垆依旧人何处,上裙腰、草绿堪怜。

连环易缺。
难解同心结。
痴騃佳人才子,情缘重、怕离别。

城南方沼尽栽莲,得雨花开晚更妍。


自有清芬来袭袂,不须红粉笑当筵。


彤霞晕脸深还浅,碧盖跳珠碎复圆。

闲拂苔矶弄钓轮,幽怀先赏潩滩春。


沙鸥似未知余意,惊舞时时错避人。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西北云波逗异津,两陂相合到城闉。


桥横断岸才通舫,路转新洲不踏尘。


倒影剩容霞底日,暖光平展鉴中春。

水华烟态压回汀,客至无情亦有情。


芳草不须缘短梦,一番新绿满塘生。

新年城曲坐溪台,密霰初收晚冻开。


无限禽声兼柳意,欲催春色过湖来。

再来湖上已春残,物物随时亦强欢。


紫叶抽荷疑弄橐,翠皮包竹好裁冠。


惊桡野鹜移沙渚,贪饵鲜鳞荐客盘。

精舍萧疏近水凉,分明一径绿沉枪。


就移山近湖皆隐,放出楼高寺倒藏。


春透露梢齐曲槛,晓翻风箨过修墙。

百花如锦柳如烟,妆点西湖二月天。


便道过从来四圣,扁舟旖旎访三贤。


钱塘门外苏堤上,丰乐楼前芝寺边。

水拍平堤欲蘸天,濯缨人在小桥边。


古今尘世知多少,沧海桑田几变迁。


驼巘勋名无竹写,孤山衣钵有梅传。

寒食风光不动尘,西湖几处泪沾巾。


客中忽作松楸梦,羞见原头滴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