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横波清剪西湖水。
黛拂吴山翠。
藕丝衫子水沉香。

白月在湖底,脱冠睇微云。


从来雍门恨,世上惟有君。


往时东坡老,为子持一樽。

小舫撑春花浪香,第三桥底弄晴光。


吟边飞起轻鸥片,十里天风舞绿杨。

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


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

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
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
而今又是春时。
舴艋填芳渚,秋千闹粉墙。
人争桃李节,吾忆藕花凉。
春风客皇州,积雨不得晴。
倚楼望西湖,想见烟水平。
芳时谅难负,胜侣欣来并。
匆匆清明了,能馀几许春。
花开更风雨,肠断惜春人。
风日都门外,楼台十万家。
西湖春事足,不话洛阳花。
十年身不到西湖,把酒临风省故吾。
万里山川发天巧,三朝宫苑富皇都。
溪桥无处寻君复,诗帐令人忆大苏。
绀縠浮空,山拥髻、晚来风急。
吹骤雨、藕花千柄,艳妆新浥。
窥鉴粉光犹有泪,凌波罗袜何曾湿。
古山泻仙源,坤舆凿虚境。
宝势相回环,穴阑清倒影。
群冰人无惊,泛泛华桨并。
积水照层峰,登临谁与同。
望来生羽翼,醉欲上烟空。
细细湿花雨,疏疏开袖风。
腊寒彻骨越精神,吐尽清香不待春。
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
湖烟笼处难藏艳,窗月飞来为写真。
画楼侧畔,试与君、管领南枝风物。
影浸西湖清浅水,旁倚云崖烟壁。
艾纳全披,檀心俱露,一片前村雪。
不费东君力,常先草木荣。
魏徵元妩媚,夷甫太鲜明。
有色谁同洁,无香可比清。
梅在西湖上,精神别一般。
喜供诗客赏,怕与俗人看。
映水林文瘦,依山范叔寒。
浅红深翠绿高低,各出精神不肯齐。
山色好时新雨沐,湖光远处淡烟迷。
不知醉后无言句,逼近前来乞品题。
百里平湖十里堤,新芜苒苒绿齐齐。
水晶宫里光风静,碧玉壶中远近迷。
局外有棋输与我,口边得句岂须题。
永嘉有儒宗,学古源流长。
未施经国手,姑绾祠岳章。
岂惟礼秩重,正遣文教昌。
昔时唐殿预英雄,今独湖山幸会逢。
谪宦青钱曾万选,承恩白首是三公。
龙山我念经年别,虎榜君曾昔日同。
丝管喧喧拥画船,澄澜上下照红莲。
一樽各尽十分酒,四老共成三百年。
北阙音书休忆念,西湖风物且留连。
中允寿龄尊,人亡德尚存。
无根彼芝草,为瑞此松坟。
往行称乡井,遗荣付子孙。
久无梅信息,访问到湖滨。
耐尽一冬冷,开残千树春。
临流转风韵,与雪斗精神。
石井灵泉镜样方,龙宫流出倍甘香。
可怜溪女低蓬首,斜插山花照晚妆。
千顷琉璃湛晓光,纷纷兰菊动秋香。
疏烟小雨多情思,个是西湖淡薄妆。
寒泉秋菊水仙堂,华竟无人荐晚香。
赖有新诗伴冰蕊,犯寒欺雪斗宫妆。
灵风袅袅转幡幢,红蜡光中一缕香。
万德庄严等尘土,北珠南贝若为妆。
秋风萧瑟海天凉,不见红衣十里香。
惭愧湖边拒霜在,数枝擎露学啼妆。
数日秋风早,单衣补未圆。
长贫身事缺,多病主人怜。
卖药僧归寺,看山客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