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雪面女,耐冷卸罗衣。
盈盈出,争赛粉香肥。

明河十万斛,为我洗澄晖。


忽睹千虹绕,如从七宝围。


丹成玉兔杵,花发素娥衣。

郎官湖上月,光射汉江寒。


太白瑶台镜,青莲碧玉盘。


自将金碗对,谁共锦袍看。

知尔城南妇,愁心欲寄难。


故将楼上镜,悬与稿砧看。


影逐天风远,光含白露寒。

正苦中秋暝雨侵,忽惊凉月绽云深。


壶光未透冰涵玉,鉴影微昏藓上金。


彩笔怨吟几绝望,巨觥酣战欲重寻。

云恼中秋凑月昏,失明疑值老蟾吞。


枉删疏柳延孤影,肯晃芳樽涤醉魂。


好射重阴开六幕,任均馀照及千门。

待月中秋欲共欢,不堪阴晦阻群观。


宾归已彻青油幕,云绽聊窥白玉盘。


就榻酒狂平未歇,据鞍吟苦得应难。

懊恼闲云取次生,中秋观月误人情。


一时虽不充群望,万古终难掩至明。


疑有阴魔憎好事,更虞淫雨害丰盛。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


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间朱鸟峰何处,水上苍龙瑟未终。

我后久何处,重光如旧明。


连当三夕见,喜似百年生。


常仪恒在御,羲轮日代行。

吾闻广寒八万三千修月斧,暗处生明缺处补。
不知七宝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彻乾坤万万古。


三秋正中夜当午,佳期不拟姮娥误。

十年吟管,五洲游屐,水遥云暝。
碧海青天,犹见故宫眉晕。
含颦凝睇追随遍,莫避尹邢妆靓。

便有倚天剑,决云殊细微。


清光自无蔽,绝境转知稀。


露重蝉时落,风高雁已飞。

月午四邻静,高斋人寂然。


虚空时有警,影响善惊眠。


宿羽移深树,商胡惯夜船。

共约中秋来看月,一轮终不见清辉。


众人眠后唯孤坐,翻忆无云宿翠微。

忆在黄河草堂静,坐临秋月孤娟娟。


水门萧条向芦苇,石濑逶迤回舸船。


频干禄食去多阻,远望江湖情可怜。

微风送雨江南去,凉月衔云海上来。


暑气顿除秋暗入,忽疑浮汉弄昭回。

莫嫌胜日燕游频,且慰寒窗力学勤。


白也停杯将问月,退之利剑欲开云。


清光难比秋三夜,痛饮何辞酒百分。

节物相催近觉频,胜游携酒意何勤。


几人白发对明月,万里青天愁片云。


袅袅风高秋已半,厌厌客醉夜将分。

月开山峡到江船,翠黛含辉入水鲜。


此地孤清谁共挹,沙眉石齿妒婵娟。

从来不识汉江秋,湛湛枫林寄古愁。


落日扁舟依绿屿,清宵万壑抱沧流。


月方一见思其满,云自初生看及收。

山月圆明照八方,只应云雨蔽清光。


拥衾独倚朱明坐,中夜蟾光已到床。

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两三声。


洞房烛影在何处,欲寄相思梦不成。

丛山拆一罅,碧天大如瓯。


更迟蹇予月,凉速老我秋。


常娥八月去,岁往应白头。

月行郁罗天,终古同此轮。


死魄复生魄,一点存者神。


我来万山底,举眼无似人。

山如天目高,水如天目急。


明月如乡人,不速推户入。


问月从何来,天梯几何级。

开元以后可堪忧,秋雨霪霖稼不收。


此际霓裳歌一曲,君王正在月宫游。

中秋万里共阴晴,曾记坡翁最善评。


谁信九霄风雨外,群仙正赏月华明。

家家望月试停杯,怪底浓云拨不开。


身入广寒人不见,却从袖里裹将来。

秋空碾上一轮冰,积雨连宵洗更清。


纵有浮云容易散,吹开不待管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