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曲士赋《怀沙》,草木伤莽莽。


德人无荆棘,坐失岭峤阻。



我兄瑚琏姿,流落瘴江浦。

何意同根本,开花每后时。


应缘去日远,独自发春迟。


结实恩难忘,无言恨岂知。

百丈深涧里,过时花欲妍。


应缘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蜀天寒破让芳晨,雪花霞跗次第新。


解把清香与行路,教人长忆故园春。

离家四五程,所至尽堪惊。


未许盗皆息,焉能军不行。


人移山里住,春废道傍耕。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
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
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

山桃空屋里,转徙未还家。


独有春风到,犹开满院花。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无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七年相别复相逢,墙外千枝依旧红。


只有苍颜日憔悴,奈缘多感泣春风。

今日风横车少尘,卷帷聊看塞垣春。


已惊漠漠花经眼,也有蒙蒙絮扑人。

赢得夭桃炫丽姿,渐教开上最高枝。


司花未必能为地,便是颓风欲起时。

玄都观里到应迟,前度刘郎鬓已丝。


燕语莺啼有何意,石桥流水至今疑。


一枝带雨比颜色,千树蒸霞劳梦思。

柳已看看暖,桃仍恰恰开。


叶间惊甚雨,花外合轻雷。


不分青春半,其如素发催。

潇洒襟怀送岁华,东风又一度桃花。


梦回不计谁为蝶,酒到随拈懒画蛇。


绛雪何须医白发,青天常自护乌纱。

忆桃枝。
见桃枝。
人面春风笑语非。

寂寂山家半掩门,却怜春色满荒园。


同行不觉旗亭远,看尽桃花又一村。

锦里春风遍海棠,别时无计奈红芳。


山中桃李浑疑晚,犹有残红断客肠。

凄惨秋痕吹欲断,香冷藕花中。
塞北谁传数点红。
春信到西风。

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


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


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

旷却相随不相识,主翁翻作白头新。
桃花未见不曾失,拈出还成埋没人。
桃花簇簇有人家,寂历炊烟晚照斜。
满眼芳春无处著,一机新锦濯烟霞。
窈窕溪山狭径通,轻舆飞幰御东风。
倚天苍壁人烟外,也有桃花簇簇红。
春风不散三冬雪,暖日犹明五月霞。
病眼漫开常见雨,客颜新破始逢花。
故园何在情还剧,旧驿空存使转赊。
小桃弄色仍千本,流水飘香又一年。
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东风到处竞繁华,不问穷檐与大家。
垂柳丝中深院宇,隔廧时有出来花。
山中开落不逢人,我为持杯一笑频。
最喜绿阴成子早,却嫌红蕊折枝频。
已勾蛱蝶轻遮雨,更约溪风细护春。
缘云梯径穿林麓,岁晚山寒风折木。
司花为我发春妍,繁红几树惊愁目。
有美人兮在空谷,似笑漫山总粗俗。
春愁浅。
窥人忽见桃花脸。
桃花脸。
今晨明客眼,桃杏照江红。
鸟哢苍山曲,人声翠竹中。
独游空远思,一笑负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