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偶向人间脱骇机,玉池中夜自生肥。


据鞍马援虽堪笑,强饭廉颇亦未非。


道貌安能希睟盎,世缘但可付猗违。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初因弹劾死东川,又为亲情弄化权。


百口共经三峡水,一时重上两漫天。


尚书入用虽旬月,司马衔冤已十年。

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铸作鼎及鼒,所向一一中。


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

阑干苜蓿久空盘,未觉清羸带眼宽。


老去光华奸党籍,向来羞辱侍臣冠。


极知此道无终否,且喜闲身得暂安。

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无名荷至公。


黄纸开呈相府后,朱衣引入谢班中。


诸曹纵许为仙侣,群吏多嫌是老翁。

玉署重来访旧游,蟠桃熟遍碧城秋。


不知身是真仙未,上到鳌山最上头。

才名飨尽复谈玄,天下英雄让尔先。


老子也知离世网,前身错解悟真篇。


马肝时见文成死,鸿宝难容子政传。

秋风忽下楚天翰,似为浮荣动古欢。


任使白门宽吏傲,却妨丹灶背人寒。


新春实买鸱夷楫,异日虚留司寇冠。

蹇步还依列宿边,拱辰重认旧云天。


自嗟多难飘零困,不似当年胆气全。


鸡树晚花疏向日,龙池轻浪细含烟。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


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分班晓入翔鸾阙,直阁旁连浴凤池。


彩笔闲批五色诏,好风时动万年枝。


勒移钟阜惭归晚,称疾文园恨思迟。

茸茸弱线初迎复,轧轧阳机已转坤。


梅放小红明纸帐,竹分寒绿寿藤尊。


不愁故将逢陵尉,且喜仙官近市门。

汗青久别如山历,头白重分似斗城。


静著易林师子贡,共评诗品得钟嵘。


忽惊蒙水新衔宠,恍忆巴山旧印荣。

虚舟不记坎和流,槁木何心春共秋。


幸自一生甘辟谷,更须万户苦封留。


颇惩吾族骓千里,且学乡人橘满洲。

黜陟何尝到耳边,旋栽花木学平泉。


二年窃食祠官冷,一日颁恩宝篆鲜。


阃寄暂居油幕副,朋从遥忆竹林贤。

上恩鼎至愧叨逾,退省何尝有硕肤。


甘作一麾山吏部,不为三败管夷吾。


相思梦想江湖隔,熟诵篇章锦绣铺。

倾盖相期自有人,赠言先许出埃尘。
若非清议曾推挽,安得公朝有选抡。
州县徒劳虽己厌,置邮传命或非真。
子美堂工始上元,断手乃在宝应年。
顾我无能为杜役,有此屋庐差不难。
欲移修竹梅花亚,暮霭朝烟迷上下。
甲第钦前辈,诗书切后图。
窃符歌采苡,敢道梦怀珠。
公爱乌因屋,人传鹤引雏。
空阶昨夜响淋漓,正是东皋渴雨时。
蝼蚁未应能有感,乾坤自是本无私。
已知协气通三壤,想见嘉禾秀两岐。
浮名虚羡络金牛,奕势还于末着收。
南国未须论召茇,西林端欲问菟裘。
看儿尽是怀亲日,作客空深感旧秋。
十州名迹竟谁传,拟掷台章学醉眠。
汤饼一杯仍岁晚,诗邮千里却春先。
阴功且愧黄承事,衰鬓何如白乐天。
儿时见月欲上天,昆仑独往三十年。
山深染得秋水绿,所思忽到梅花边。
萤灯照雪心炯炯,危坐空斋似禅定。
皇纲归有道,帝系祖玄元。
运表南山祚,神通北极尊。
大同齐日月,兴废应乾坤。
山中读礼暇,时复一登楼。
意懒云俱寂,心闲水自流。
禽鱼随在适,鹿豕伴人褒。
气屈双龙剑,才微五凤楼。
振衣登绝巘,濯足俯长流。
杖履应谁共,诗书只自褒。
江水通幽涧,山云覆小楼。
渔樵堪混迹,天地与同流。
日夕牛羊下,秋风禾麦褒。
聆言尘外性,爱此山中楼。
种菊开三径,藏书杂九流。
田家酒初熟,邻叟日相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