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列岫供秋色,遥风散水文。
明当思旧隐,归棹一川云。
谁识元方趣,高居湖上山。
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
美哉慈乌诗,倚歌鼻酸辛。
矫矫寸草微,茫茫天地恩。
人人有此乐,回看亲舍云。
车马匆匆不我过,诗书亹亹奈君何。
邻墙烛影夜未艾,客路梅花春渐和。
佳士逢时文苑传,小人有分力田科。
江浦有捐佩,幽兰共芳馨。
解后展良晤,习容观玉声。
翱翔谁与偕,即之溯修名。
闻君访远山,跻险造幽绝。
眇然青云境,观奇弥年月。
登岭亦溯溪,孤舟事沿越。
高阁层轩野水西,白云长此护幽栖。
买田只为开三径,莳药还须满百畦。
春去林中花自发,客来竹下鸟先啼。
六一欧居士,琴书满屋清。
故开松菊径,应有薜萝情。
客借陈君榻,邻惭求仲名。
岐路眩南北,素丝变黄绿。
本为栎杜朽,误佩汉庭竹。
白日漏层云,馀辉散林麓。
崩岸惊涛不可闻,新湍陡处手初分。
共听夜雨还伤我,独趁秋风却羡君。
东阁只嬴抄秘本,北山重补未耕云。
猿鹤年来信有依,澄江句好忆晴晖。
微吟草阁听寒籁,独坐黄昏对紫薇。
踏地双鞋须自爱,暖寒诸会莫相违。
若若累累系匪轻,朝冲莫突岂书程。
病于好句游三昧,愁仗醇醪破一城。
五岭共谁分野色,九峰时我树风声。
东山隐逸还清望,南楚疮痍旧拊搔。
落笔惯看飞鸟劲,出林时讶箨龙高。
将依五柳延三益,懒发孤樽侍二豪。
新篇堪拟凤鸣阳,欲对还如水一方。
病骨未嫌初伏暑,烦襟先濯绪风凉。
浑疑仙客冰壶里,宛在佳人锦瑟旁。
天孙令望更堪夸,风比清和月比华。
两汉旧传为善乐,盛唐谁作大方家。
架中长贮三皇典,笔底时开五色花。
倚空楼阁众同夸,画栋雕甍接太华。
七世藩垣王子宅,万年屏翰帝孙家。
竹苞春雨千寻碧,桂树秋风几院花。
萧瑟秋声感慨馀,年来白发不堪除。
诞辰喜伴松萝宴,风月偏添水竹居。
旧学传箕归二仲,高才授简羡相如。
醴筵高阁月如圭,大雅河间未可齐。
帝子奎文辉玉叶,王人荡节出金闺。
茅分南浦周封重,露浥西山汉殿携。
大患应知为有身,鸢乌蝼蚁岂疏亲。
只缘未达庄生意,尚以遗骸累故人。
六见月华亏又盈,却来松下笑相迎。
事销腊雪浑非旧,人似寒梅独有情。
香火旧缘生理足,烟霞新志著书成。
西湖梅蕊暗香浮,锡杖凌空过沃洲。
后会重寻人更老,颓光不驻水争流。
夕阳天际青山出,暝色烟中白鸟留。
袈娑不掩伤时泪,每对中流发浩歌。
衡岳耸对惊夏雨,湘江风起皱春波。
增从八桂瞻文范,且喜三车蕴太和。
皎皎初冬月,悠悠古柏心。
故都怜草莽,桂岭可登临。
方外缘偏熟,吟怀蕴更深。
高人出处本堂堂,怡养天和兆吉祥。
茂草一丛蒋诩径,奇书万卷郑玄乡。
新春黄鸟方砭耳,旧梦红羊总断肠。
履上金台惬北游,目空凡界又奚求。
檠灯蓟北芦鸿梦,儿女江南稻蟹秋。
棘地荆天军国威,去思来慕部民讴。
读书得闲论前人,胜是当年老史臣。
种菜特标高节抱,樗蒲闲试小经纶。
行文韩愈多豪气,绘影陶潜认后身。
蓉城东望代钟英,尖秀龙砂山脉清。
七叶名儒古循吏,八驺大宪旧门生。
归田而后完诗稿,阅世已深淡宦情。
古人不作,笑纷纷馀子,浪夸绣虎。
何幸洞庭张广乐,肯和萍州笛谱。
宦海波平,英雄气敛,戏狎渔樵侣。
远游焦反巢,重载牛出泞。
十年悔已迟,二尺檠可秉。
昔君抱一经,负郭无半顷。
仰正无嫌渎再三,缘知大美在中含。
殷勤隔院酬诗久,相共挑灯听雨酣。
春树萦怀同渭北,折梅逢驿便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