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野寺山厨供,煎茶折露葵。


清风生两腋,迂论解双颐。


晚食君应饱,大烹吾岂知。

吏隐如禅隐,琴书当簿书。


持将怀古意,来就野人居。


竹老迟抽笋,泉寒未决渠。

元日至谷日,高天无片云。


野情逐农圃,努力事耕耘。


城市远未远,春光分不分。

此老兴不浅,朝朝起振衣。


屐随吟客去,花送醉人归。


得句寻僧和,馀酲扣竹扉。

独立红尘外,低垂白发新。


松高云里影,僧老佛边身。


出处输前辈,蹉跎愧好春。

江城朝放棹,冲破沧浪烟。


辍棹入林去,春风相后先。


焚香煨芋火,拾菜种花田。

犬吠知有客,客从何处来。


我心似柴栅,相见一为开。


索句吟幽砌,看花上古台。

依旧去年人,还山自主宾。


瘦藤支病骨,老树倚吟身。


懒惰成吾癖,交游知我真。

寸阴同隙驶,今古一蘧庐。


新岁几时到,三更见日初。


多情难久别,高咏近何如。

南山有隐豹,十日雾雨中。


惄焉忍长饥,引项吸天风。


蟠家曲树底,甘以矢自终。

五柳阴阴逼酒清,一杯须见故人情。


明朝马上听黄鸟,不似尊前唤友声。

客有山中约,人来江上遥。


张灯传彩笔,换酒出金貂。


贫病看交好,文章慰寂寥。

皂帽栖迟日,掩扉方灌园。


岂知绣斧客,还过雀罗门。


丝茧东南急,羽书边徼繁。

飞花长日掩柴关,小队俄来曲巷间。


上客已惊题凤去,元戎谁共射雕还。


青天画甲严城迥,明月牙旗大海闲。

白龙夜挂钱塘渚,两岸嵯峨雪山起。
狂风忽卷大海流,散作东南万家雨。


兰阴一雨俄经旬,茅斋独卧愁晨昏。

破浪双鱼下越来,何人携掷向苍苔。


开函尺璧飘虹气,伏枥千金滞骏才。


流水胡麻寻玉洞,名山灵药问瑶台。

令节过从正女牛,天河斜挂越城头。


高贤总逐双星聚,大火初当七月流。


玉树阶庭怀乍遣,金兰湖海兴难酬。

故人寒踏龙门路,来听深山唱竹枝。


半世向人长落落,几回于我独奇奇。


淡交似水有馀味,薄俗如云无定姿。

自期东里先生似,恰与西龙道院宜。


槲叶萧骚秋入画,梅花的皪月供诗。


盟鸥谁是知机早,叹鹤吾犹决计迟。

薄命窘震凌,馀生飒粪朽。


闲闲饱款竹,寂寂老锻柳。


溪空渔争隈,野熟饮被肘。

春事倏已晚,飞花送啼莺。


长安三月三,水边尽倾城。


缅怀杜陵老,感之见歌行。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


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


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

救饥岂复卫文子,阙食尚怜颜鲁公。


定知啜粥可糊口,未至复疾号山芎。


东方千牍羡饱死,颜氏一瓢嗟屡空。

爱水移居宅,行藏岂但迂。


若非风月管,枉伴竹松臞。


野服常宽带,芒鞋亦断絇。

老监过陈实,贤郎似窦群。


共将奇句了,不许外人分。


访我三竿日,萦帘一炷云。

良宵复杪秋,把酒说羁游。


落木东西别,寒萍远近流。


萧条旅馆月,寂历曙更筹。

白日行吟,看几处、圩田销涨。
忽一笑、相逢二老,须眉无恙。
并坐鼓弦茅舍里,旧时作赋銮坡上。

畏人不避能诗客。
笑侬与、钝吟同癖。
恰向晓篱门,雨馀一路青苔色。

澹叟意简古,终日巾不屋。


彼美德星崔,怜我味蠹竹。


挈榼破孤闷,聊欲观醉玉。

花亦兴不浅,美人头上开。


心事眼勾破,鬓香魂引来。


笑春烛底影,溅泪风前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