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空不肯明,风雨满荒城。


田父遮我说,重九最喜晴。


此日晴色好,大田足西成。

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


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


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


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


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

游子悲凛秋,秋尽行当冬。


雨露变霜雪,寒色日以浓。


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


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


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

北杓建寅月,东谷发首旦。


气转青阳暧,日映丹霞烂。


群物欣向荣,万象倏改观。

布谷啼稍歇,修篁满西轩。
匡林足薰风,对此昼掩门。
丹经倦披翻,浊酒犹在尊。
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
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
真宰无私造化均,年年分散月中春。
皆期早蹑青云路,谁肯长为白社人。
宋国高风休敛翼,圣朝公道易酬身。
童稚亲儒墨,时平喜道存。
酬身指书剑,赋命委乾坤。
秋爽鼓琴兴,月清搜句魂。
北山东入海,驰道上连天。
顺动三光柱,登临万象悬。
俯观河内邑,平指洛阳川。
联飞仙掖旧心朋,笑我池笼出未能。
文陛彯缨空自愧,香山蜡屐与谁登。
托身羿彀忧危甚,引领黄陂鄙吝增。
深山邃谷,虎豹所凭。
玄雾翳云,蛟龙斯升。
芸芸暮蜉,缉缉秋蝇。
男儿处草莽,有志无由伸。
同调尚龃龉,况乃行路人。
东山花落时,醵饮会亲宾。
旅人汲汲赴前程,奔走川途不暂停。
踪迹无如今困蹇,才谋不似旧精灵。
雍容可羡云中雁,浩荡来随水面萍。
未得临流一醉观,江山应是怨无端。
苦吟夜月横诗笔,烂醉秋风把钓竿。
溪濑最宜霜后听,峰峦曾向雨中看。
常因多病泣途穷,性命于今亦少通。
贵贱固宜常厥德,死生岂足动吾中。
游心自有诗书学,扶病须凭药石功。
子夏今为河上居,诸生从此望夷涂。
圣贤事业长难合,仁义生涯未至迂。
盛德固能苏弊俗,明时安忍作潜夫。
宴处重寻旧,淹留怪此身。
是非方背俗,趋向且依仁。
讲论青瑶重,文章白日新。
九衢日暖树苍苍,万里吴人忆水乡。
汉主未曾亲羽猎,不知将底谏君王。
柴扉竹里掩斜晖,童子山前采药归。
满地藤花闲不扫,风来吹上钓渔矶。
行尽清溪到几峰,峰头精舍有云封。
功名不爱通侯赏,乞得闲身伴赤松。
一道飞泉挂碧峰,石桥流水出深松。
山僧自扣山门磬,知隔前溪第几重。
竹树阴森带茅屋,山客归来酒初熟。
有时一卷黄庭经,独对岩前千丈瀑。
莫道山家事事慵,看云看水费持筇。
新栽松树能留鹤,小引溪泉即卧龙。
茗园烟袅绿云鬟,花底朱扉映竹关。
风月自来歌舞席,不知何处是东山。
少小诵六经,中岁始闻道。
乃知三百篇,不贵辞娟好。
发言将自宣,犹若未深造。
几度看花空放眼,李村今日醉壶觞。
罗浮欲上飞云顶,谁向江天弄渺茫。
气压元龙百尺楼,壮怀长拟继前修。
半生堪笑随蓬转,百鍊羞为绕指柔。
霜重蒹葭秋易老,雨馀风日晚生愁。
六籍穷搜不惮劳,喜承恩宠圣明朝。
一心自拟全臣节,万死谁知触宪条。
垂老双亲俱白发,应门弱子未垂髫。